水网论坛——水行业专业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升级认证会员得金币 水网论坛管理规则!水网论坛资料大共享(免金币)
新手报到,送金币!如何在论坛获得积分! 论坛功能使用指南!
查看: 1617|回复: 1

致 “失败的滇池污染治理课题如何验收???”帖子的作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3-5 21: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了Sir8863先生/女士发表于2004年2月29日一篇题为“失败的滇池污染治理课题如何验收???”的帖子,感触良多,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普通公民、纳税人,觉得非常有必要将所了解的真实情况作一个说明,以正视听。
      首先应该说明,滇池污染治理课题是一个科研项目-“滇池水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而绝非Sir8863先生/女士所言的科研攻关工程,稍有常识的人是会十分清楚这二者间的巨大差异的,所谓科研项目带有非常强烈的探索和研究特色,要求承担项目的科学家探索未知之事,寻求破解之法,而工程项目则是将已经成熟的技术付诸实践。因此,研究课题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未预见的诸多复杂因素的出现而调整研究计划和指标,实属正常之举,任何伟人都不敢妄言,只有成功,没有波折,起码的辨证法常识,我想,您应该知道,您觉得呢?!
      众所周知,水体富营养化及其蓝藻水华的控制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较其它水体而言,滇池流域由于其固有的地理、气候、水资源现状、环境污染和社会发展等诸多因子的影响,导致了滇池水体所面临的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压力远远超越了一般的严重水平,在全球范围内也很难找出一个相当的范例,这也决定了滇池富营养化及其蓝藻水华问题的复杂性和巨大的难度。诚如一位国内该领域的知名学者在考查现场和研究工作后表示,“你们是在干前人未曾干过的事”。敢为天下先,承担如此艰巨的任务,是要具备巨大勇气的,也是优秀知识分子忧国忧民、勇于探索精神的具体体现。
      课题中标后,承担者即开赴试验区,在滇池边的一个村落扎下营寨,脚踏实地地开展研究工作,课题的主要骨干常年累月驻扎在滇池边(年均超过8个月),国内一家著名媒体记者在采访试验区后写道,从外表看,他们黝黑的皮肤与当地农民没有任何差别,当地的领导和群众甚至戏称,这些科学家是他们的荣誉村民。他们没有节假日,老老小小天天工作十多小时,常常半夜三更还要巡湖。他们全过程付出了巨大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甚至还付出了血与生命的代价,课题组一位主要骨干,竺可桢野外工作奖获得者,在滇池工作现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正所谓“白云愁色满苍梧,明月不归沉碧海”。在目前浮躁风甚为普遍的社会环境下,这种极端敬业的工作精神难道不应该值得提倡和称道吗?经过三年多艰苦工作,滇池试验区(即您所攻击的那一部分,我纳闷您为什么将一部分看成整体?)的水体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观,当地老百姓感触最深的是,原先来自水面的恶臭没有了,“海油”(即蓝藻水华)大大减少了,村民们对滇池的信心增强了;据我所知,一批技术专利即将出台,总体技术路线得到验证,不仅国内的而且还有十来个国家的同行先后到现场共同试验,……对所有这一切,地方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和项目咨询专家组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指标,我知道目前的确尚有未达到的,比如水体透明度、种群优势度;可是您知道强风浪条件下的透明度指标、入湖污染未截除条件下的种群优势度指标并不意味着什么吗?尽管课题组仍然认真、坦诚地对待。而您,如果您是有点科学知识的人,课题还没有结束,许多资料尚未整理,您抢先给人家下结论为“失败的滇池污染治理课题”,请问你是什么功力?是什么目的?您想把问题引到什么地方去?课题无疑是要验收的,可是据我所知,人家课题组尚未申请验收(按程序必须正式申请经审批才能进入“验收”),你怎么就急不可耐地要看人家的“下场”了?请问这是一种什么心理?什么动机?如果有人在你的孩子即将呱呱落地之时,就急不可耐地在旁边要看他/她杀人越货一命呜呼,您理解吗?您打算促进还是打击课题组认认真真做总结?――我相信,基于科学数据的总结,其成功的或失败的部分都是有益处的,何况我也相信切实辛勤劳动后的总结必然不是某人“批”为失败就得涂地的。
    的确,
      1999年,此项目是通过媒体和网络向全国招标,开了全国之先河,这也为后续的研究项目的设立和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十五”期间国家重大科研计划大都采用招投标方式确定中标单位和承担者。该课题的首席科学家在后来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与蓝藻水华暴发机理研究”,这只能说明是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和评审专家对其学识水平和工作精神的充分肯定。作为一个知情者,我在这里可以十分负责任地告诉您和大家,该首席科学家学识人品一流,他和同事们已经为滇池度过了8年有余,而今已届花甲之年,常年抛家舍子,坚守在试验现场(每年有70%以上的时间蹲在现场);承担当前这项工作以来,每年的春节、五一、国庆均在滇池畔度过;为了工作,他经常一个星期里,有时甚至在一二十天的时间里每天只睡2~3个小时,若您晚上来小河嘴村私访,不用问路,只要他在,您就可以在村中那个灯光彻夜不熄的房间里看到他在埋头工作。他多次被单位从国外实验室召回执行国内任务,按照有组织有领导的部署尽其所能始终与大家一道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您可以想象一下对事业这样执着的科学家会把您所认为的“小小滇池”不放在眼里吗?!会把纳税人付的二千多万元不当作一回事,拿这些钱去办私人公司过乐滋滋的潇洒生活吗?!我们需要的是有理说理,没有根据就不能无端攻击人。污蔑人!!!
      而您呢?如果是一个光明磊落、胸怀坦荡之人,应该直接与当事人进行沟通、交流,绝非象现在这样躲躲藏藏,您说呢?!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做好自己的本职之事,而不要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由于嫉妒或者出于其他不可告人之目的对他人进行妄加指责和非议,则是国之幸事,人民之幸事!
      我还想对您说几句话!
      看了您的“失败…”的帖子,我敢说你是一个经常不能公平公正地、坦荡地对事和对人的人,是一个道德素养欠缺的人。因为在我国各项水污染治理的前前后后,像你这样指手画脚的人不少见,尖刻的指手画脚者通常是有这样那样缘由的。如果你是一位科技工作者,你的帖子使人心寒!如果你是一位领导干部,你的帖子让人感到悲哀,科技界的悲哀,环境保护事业的悲哀!!!――鉴于Sir8863阁下的“?”号三连用,我在此呼应以“!”号三连用不算过份吧。
      如果你是一个果真有良知、负责任、像你自己的帖子欲表现的“为纳税人”而“斗争”的人,何不到湖边去一起与污染滇池的错误思想和行为及其招致的严重后果做斗争呢?我深信风风雨雨在湖边固守几年的课题研究人员会坦诚接待你的,就看你是不是坦坦荡荡,诚恳探索了。
   
发表于 2004-3-28 04: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勤奋就可以掩盖失败,一个学者就可以挽救普遍性的学术腐败,你我就可以使它脱离虚伪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水网 ( 京ICP证060073号 )

GMT+8, 2025-2-4 11:51 , Processed in 0.04736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