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网论坛——水行业专业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升级认证会员得金币 水网论坛管理规则!水网论坛资料大共享(免金币)
新手报到,送金币!如何在论坛获得积分! 论坛功能使用指南!

中国水资源为何达不到供需平衡?

[复制链接]
金生丽水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8-3 14: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6-8-15 18: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外雨水利用技术
        由于全球范围的水资源紧缺和暴雨洪水灾害频繁,世界五大洲约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城市开展了不同规模的雨洪利用研究:
        日本:楼前屋后因地制宜
        近年来,各种雨水入渗设施也在日本迅速发展,包括渗井、渗沟、渗池等。这些设施占地面积小,可因地制宜地修在楼前屋后,将地面径流就地入渗地下,在控制径流汇集、减小洪峰流量的同时,使地下水得到补给,使遭到破坏的水环境系统得以恢复,同时也起到阻止地面沉降的作用。日本在屋顶修建蓄水系统、或修建屋顶蓄水和渗井、渗沟相结合的回补系统,雨水在屋顶集蓄后,逐步放入渗井或渗沟,再回补地下。
        美国:立法要求或鼓励
        美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与法规,限制雨水直接排放与流失,控制雨水径流的污染,收取雨水排放费,要求或鼓励雨水的截流、贮存、利用或回灌地下,改善城市水环境与生态环境。美国的雨洪利用常以提高天然入渗能力为宗旨,并作为土地利用规划的一部分。美国的富雷斯诺市将入渗池和回灌井结合起来。在入渗池表土下1.5米深水平铺设多孔波纹塑料管,然后与入渗池末端的水泥管相连,雨水经土壤过滤自流注入回灌井。这种将水平入渗和垂直入渗相结合的方法,防止了回灌井淤堵,并提高了回灌能力。在芝加哥市兴建了著名的地下隧道蓄水系统,以解决城市防洪和雨水利用问题。此外,还在众多的州研究了屋顶蓄水和由入渗池、井、草地、透水路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
        德国:法律强制加市场推动
        德国是世界上雨水收集、处理、利用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德国的法律对于雨水的排放问题明确规定,为了减少雨洪对城镇排水管网的行洪威胁,减轻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压力,雨水在进入污水管道之前必须经过就地入渗消纳,或收集处理后再回用,只有超量部分和污染程度较高的部分才允许排入污水管,并通过各种市场管理手段鼓励用户推广采用雨洪利用技术。例如,若用户实施了雨水利用技术,国家将不再对用户征收雨水排放费,而雨水排放费与污水排放费用一样高,通常为自来水费的1.5倍左右。
        国外主要雨洪利用设施
        国外在城市化地区通过阻滞和蓄积雨水进行雨洪利用的设施主要有:滞洪池、调洪池、蓄洪隧洞系统、屋顶蓄水系统,地下水池蓄水系统。
        屋顶蓄水系统可用来在平或较平屋顶上接蓄雨水,可就地调节径流。
        地下水池蓄水系统将暴雨径流收集到地下水池内存蓄,水池上部面积可以利用。
        通过雨水入渗和地下水回灌进行雨洪利用的设施主要有:透水性路面、长草洼地、檐下渗井、排水花管和渗沟、渗渠、渗坑、渗井系统等。
        檐下渗井一般适于砂砾层埋藏较浅的地区,由人工开挖而成,渗井一般置于房屋的落水管下,日本的研究表明其回灌量可达该流域地下水开采量的10%以上。
        排水沟花管铺设在填以碎石的沟内,沟底铺设砂垫层,花管的补给方式是线性的,比井的补给更具有优越性。
        (中国水利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9 15: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外雨水利用技术
         由于全球范围的水资源紧缺和暴雨洪水灾害频繁,世界五大洲约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城市开展了不同规模的雨洪利用研究:
         日本:楼前屋后因地制宜
         近年来,各种雨水入渗设施也在日本迅速发展,包括渗井、渗沟、渗池等。这些设施占地面积小,可因地制宜地修在楼前屋后,将地面径流就地入渗地下,在控制径流汇集、减小洪峰流量的同时,使地下水得到补给,使遭到破坏的水环境系统得以恢复,同时也起到阻止地面沉降的作用。日本在屋顶修建蓄水系统、或修建屋顶蓄水和渗井、渗沟相结合的回补系统,雨水在屋顶集蓄后,逐步放入渗井或渗沟,再回补地下。-------------------------------国外的这些雨
 楼主| 发表于 2006-8-21 08: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外的这些雨水利用思路、战略、策略、设施、技术,多数都还是域外治理为主、域内治理为副那-套,雨水利用的域外治理为主、域内治理为副之治理思路、战略、策略、设施、技术经古今中外治理实践证明虽有作用但作用甚微。
发表于 2006-8-21 09: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太少,人太多。
 楼主| 发表于 2006-8-22 07: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不是“水太少,人太多”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06-8-24 17: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今夏雨水虽勤 密云水库也只喝了3成饱
     
     
     
      2006年08月18日11:30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北京今夏算是雨水很勤了,但最大“水盆”密云水库又能喝到几成呢?记者近日在密云水库看到,这座承担北京2/3供水量,被称为“首都人民头上一盆水”的大水库还没歇气,大口喝着8月上中旬连续降雨后形成的来水,“盆子”里的水位每天都在发生细微的变化。
   
      在密云水库管理处的水情图上记者看到,代表水位变化的红色箭头几天来一直在往上跑。16日上午8点,密云水库蓄水量再度刷新,达到10.68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的9.4亿立方米多出近1.3亿立方米,创四年来最高。水位涨至136.17米,比去年同期的134.71米高出1.46米。
   
      当天上午,记者登上密云水库大坝,醒目的牌子赫然矗立:“生命之水,需要我们用心呵护”。记者看到,水库近千米长的主坝和副坝,有五个哨位,由武警把守。长年在水库不远处护林的周建富师傅说,今年夏天水库的水涨了得有半人多高。眼下,为保证安全,水库已经封坝。
   
      水库近处水面上,一群白鹭在嬉戏,不时在镜子般的库面上荡起一阵涟漪。放眼望去,第一感觉是:水面露出的山头都变小了。密云水库管理处办公室的李主任说,水库中的这些“馒头”,个头其实都比现在大,前几天工作人员乘船巡查,发现许多“馒头”上,前几年老露在外面有半人高的草,都没到水下去了。
   
      密云水库管理处防汛办副主任綦中悦介绍说,10日至13日,上游白河、潮河水系降大暴雨后,800多万立方米的来水涌入水库,水位一天之内上涨了10厘米。
   
      “这几天水位还在缓慢上涨,但肉眼很难看出来。”綦中悦告诉记者,最近几天,每天都涨高两厘米左右。别小看这两厘米,每涨一厘米,水库至少进水100多万立方米。
   
      雨虽然停了三四天,记者在密云水库最大的进水口、距离水库25公里的白河流域张家坟水文站看到,略带土黄色的水流还在哗哗向下游的密云水库流淌。该站副站长任永杰指着河道里翻滚的浪花,不无骄傲地说:“你们在城里每天吃的自来水,主要来自这里!”
   
      任永杰告诉记者,如果天气不出现异常,预计19日以前,每天的流量会保持在18至20立方米/秒左右,这意味着雨后一段时间内,每天还有近200万立方米的水从白河流域流入密云水库这个“水缸”,对于这座久渴的水库来说,也算畅饮了。
   
      密云水库管理处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白河、潮河流域连续干旱了七年,虽然今年一直瞅着城区降雨自己却没雨水“喝”的密云水库,这段时间终于惬意地喝了一回,但汛期即将过去,目前的蓄水量与43.75亿立方米的设计库容比起来,只装了25%,相当于喝了三成饱,与30多亿立方米历史最高蓄水量、154米的历史最高水位相去甚远。
   
      这位负责人用“杯水车薪”形容密云水库眼下的涨水。他说,北京一年用水超过30亿立方米。目前,密云水库除去死库容,可利用的水也就六亿多立方米,水资源紧缺形势依然严峻,节水工作丝毫放松不得。(肖波 梁龙)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陈玉川)
   
 楼主| 发表于 2006-9-14 09: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三分之二供水不足,其中六分之一严重缺水。如果不从宏观上找到快速、持久性根治的捷径,仅从微观上节水来对现有极为有限的水资源实施"按供定需"的"合理管理",既达不到建设节水型社的目标,也形不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不能增大地域内水量的存留量、不能延长地域内水量的存留时段、不能减小水在存留时段的流失量的治水思路、技术和设施,就不能快速、持久性攻克水危机和水治理难题。
   
 楼主| 发表于 2006-11-7 15: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近年来,各种雨水入渗设施也在日本迅速发展,包括渗井、渗沟、渗池等。这些设施虽占地面积小,能因地制宜地修在楼前屋后,将地面径流就地入渗地下,在控制径流汇集、减小洪峰流量的同时,使地下水得到补给,使遭到破坏的水环境系统得以恢复,同时也起到阻止地面沉降的作用。但这都是域外治理为主、域内治理为副那一套。域外治理为主、域内治理为副经古今中外治水实践证明作用甚微。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5 10: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80%以上。人类生活、社会活动对水的需求量所占比重甚小。耕地的水环境治理是治水的主要问题。只要能让300㎜以上年降水地域内耕地中水的存在规律,与草本植物全生育期的直接需求规律相同步即可。实质是"蓄住天上水,保住、用好地下墒",可这是一道世界性长期得不到快速、持久性治理的难题。这既是项涉及到多学科、多行业,多领域、多部门的极其复杂的、动态变量的、宏观和微观的巨系统科学工程,也是能用拦堵、引流、提升、再生及堵、疏,堵疏结合就能治理了的简单小问题。却是水、水的治理、耕地水的治理问题的思路、技术、设施创新问题,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命运的大问题。只有找到快速、持久性根治300mm以上降水地域内耕地中水的存在规律,与草本植物全生育期的直接需求规律相同步的思路、技术、设施,才能解决世界的水治理问题。这就是节省水的流失而不是节约用水!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7 11: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蓄住天上水,保住、用好地下墒!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 17: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耕地的水环境治理是治水的主要问题。只要能让300㎜以上年降水地域内耕地中水的存在规律,与草本植物全生育期的直接需求规律相同步即可。实质是"蓄住天上水,保住、用好地下墒"
发表于 2007-1-29 16: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利益驱动所致。思想意识落后所致。
   
 楼主| 发表于 2007-2-16 12: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生活、社会活动对水的需求量所占比重甚小。耕地的水环境治理是治水的主要问题。只要能让300㎜以上年降水地域内耕地中水的存在规律,与草本植物全生育期的直接需求规律相同步即可。实质是"蓄住天上水,保住、用好地下墒",可这是一道世界性长期得不到快速、持久性治理的难题。这既是项涉及到多学科、多行业,多领域、多部门的极其复杂的、动态变量的、宏观和微观的巨系统科学工程,也是能用拦堵、引流、提升、再生及堵、疏,堵疏结合就能治理了的简单小问题。却是水、水的治理、耕地水的治理问题的思路、技术、设施创新问题,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命运的大问题。
发表于 2007-2-16 13: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中国并不缺水,缺的是能用的水.工业发展过快,环保意识没有加强,造成工业用水量加大,可使用的水量减少,尽管国家已加强了环保管制,但做的只能是表面的,目前至少50%水处理装置没有使用,建设只是一个样子工程,很多污水直排,水污染严重,国家在这方面正在作工作,比如将一些化工企业迁移到一个化工园、成立各种高新技术工业园,统一进行管理,但我个人认为这意图是好的,对于执行方面我们还要视目以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水网 ( 京ICP证060073号 )

GMT+8, 2024-11-23 08:30 , Processed in 0.04799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