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网论坛——水行业专业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升级认证会员得金币 水网论坛管理规则!水网论坛资料大共享(免金币)
新手报到,送金币!如何在论坛获得积分! 论坛功能使用指南!
楼主: 首席潜水员

联合国水与卫生千年发展目标中期进展报告(分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2-15 14: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目标四:减少儿童死亡率
   
    ·改善卫生条件以及饮用水水质还可以减少婴儿以及儿童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楼主| 发表于 2006-2-15 14: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目标五:改善母亲的健康状况
   
    ·便利的用水可以减少运水所带来的劳动负担和健康问题,减少孕妇因疾病而引起的死亡;
   
    ·医疗保健机构需要配备安全洁净的饮用水供应以及基本的卫生设施,从而确保孕妇分娩过程所需的基本卫生条件。
   
   
 楼主| 发表于 2006-2-15 14: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目标六:抗击爱滋、疟疾以及其他疾病
   
    ·安全饮用水和基础卫生设施有助于防治相关的水生疾病,包括腹泻、血吸虫病、丝虫病、沙眼和蠕虫病等。
   
    饮用水供应的可靠性和人类聚集地水务管理工作的改善会减少疟疾和登革热的传播风险。
   
   
 楼主| 发表于 2006-2-15 14: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目标七:确保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拥有足够数量的污水处理和回收设施有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减少稀有的淡水资源的面临的压力,实施水保持工作。合理利用水资源
   
    ·防治地下水的污染,减小水治理的成本
   
   
 楼主| 发表于 2006-2-15 14: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目标八:建立全球性的发展合作伙伴
   
    ·发展日程和合作契约强调安全的基础角色
   
    ·饮用水和基础卫生设施的建立将极大的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
   
   
 楼主| 发表于 2006-2-15 14: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饮用水的分布情况
   
    2002年,全世界有83%的人口——大约五十二亿人——在使用已经过净化改造的饮用水源。
   
    自1990年起各地区传来的好消息却被2002年仍有11亿人口使用未经净化改造的水源这一事实所抵消,在非洲的亚撒哈拉地区,42%的人仍处于用水保障缺乏的状态中。
   
    在使用未改造水源的11亿人中,约有三分之二生活在亚洲,仅中国境内使用未净化改造水源的人口就达到了非洲全部缺乏用水保障人数的总和。
   
    饮用水净化程度最低的地区包括非洲亚撒哈拉地区和大洋州,相反,北非,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沿岸以及西亚等几个地区的饮用水净化程度高达90%甚至更多。
   
   
 楼主| 发表于 2006-2-15 14: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各国正向既定的饮用水目标努力,非洲撒哈拉地区仍停滞不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全世界77%的人口在使用经改造的饮用水源,从1990年到2002年有了显著的进步,又有约11亿人口用上了经过改造的水源。到2002年时,全球的覆盖率达到了83%,这表示全世界都进入了追求MDG目标的轨道。
   
   
    南亚成了进步最显著的地区,它从1990年到2002年间,净化水源使用人口覆盖率由71%上升到84%,促成这一进步的主要动因是印度,在那里,使用净化水源的人口一下子增加了10亿。
   
   
    亚撒哈拉非洲地区的进步也是比较明显的:从1990年到2002年,人口覆盖率由原来的49%增长到58%,一下子增长了九个百分点。但这个数字还远远的低于2015年75%人口覆盖率的MDG目标。
   
    限制亚撒哈拉非洲进步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民族冲突、政局的不稳定、人口数量的飞速增长和该地区各国政府对居民饮用水和卫生问题的不重视等,此外,非洲偏远地区供水系统经常发生故障也是影响地区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供水系统崩溃的现象发生频率非常之高。
   
   
    然而,尽管面临着这些困难,政府还是采取了一些得力措施来加快地区的进步,这些方法包括权责分开,允许用户根据自身的能力和意愿选择服务种类并按其得到的服务水平支付相应的费用。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最近几内亚蠕虫病发病率和发病人数的减少意味着非洲在这一方面取得了稳步的进展。通过改善饮用水水质以及采取其他的一些预防措施,幻这种疾病的人数下降了99%:病例数从1986年的350万例下降到2003年的不足35,000例。
   
   
 楼主| 发表于 2006-2-15 15: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快的人口增长所带来的挑战
   
   
    人口增长是限制很多国家,特别是众多低收入国家普及饮用水改造的关键因素。举例来说,秘鲁为了保持它九十年代74%的改造覆盖水平,从1990年到2002年,平均每年必须确保35万以上的人的饮用水供应设施。事实上,它现在所提供的水平远远的超过了以上数字,每年的供应人数已达48万之多,改造的覆盖率也从74%提高到了81%。
   
    从全球范围来看,使用改造过的水源的人自1990年以来每年增加九千万。由于同时人口也在增长,因此,每年使用未改造水源人口的绝对数量只能降低一千万左右。
   
 楼主| 发表于 2006-2-15 15: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1990年到2002年,非洲各国的饮用水
   
    覆盖率大幅上升
   
   
    在这一段时间内,饮用水供应覆盖率上升至少25%的国家包括:
   
    饮用水覆盖率水平(%) 增长(%)
   
    国家 1990 2002 1990~2002
   
    坦桑尼亚,民主共和国 38 73 92
   
    乍得 20 34 70
   
    马拉维 41 67 63
   
    安哥拉 32 50 56
   
    中非民主共和国 48 75 56
   
    加纳 54 79 46
   
    厄立特里亚 40 57 43
   
    马里 34 48 41
   
    肯尼亚 45 62 38
   
    纳米比亚 58 80 38
   
    毛利塔尼亚 41 56 37
   
    布基纳法索 39 51 31
   
    乌干达 44 56 27
   
    喀麦隆 50 63 26
   
    卢旺达 58 73 26
   
    *图表包括的国家是那些在1990年~2002年这段时间内,供水覆盖率上升至少25%的国家。而那些在1990年供水覆盖率已经上升超过80%的国家则不包括在内,尽管这些国家的覆盖率水平上升的很快。同时,表中也没有包括那些尽管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由于没有足够的可以反映这种上升势头的数据的国家。
   
   
 楼主| 发表于 2006-2-15 15: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卫生设施覆盖率
   
    全球的卫生条件改造覆盖率在1990年时是49%,而到了2002年则应达到58%。但目前仍有26亿人—这些人口约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的一半-生活在没有卫生条件不达标的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卫生状况改造覆盖率(49%)是发达国家的一半(98%)。
   
    从1990年到2002年,南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该地区三分之一多的人口在使用改造过的卫生设施。而在亚撒哈拉非洲地区,改造覆盖率达到36%。大部分的人还处于未经改造的卫生条件之下-大约是15亿人口-主要居住于中国和印度。
   
   
 楼主| 发表于 2006-2-15 15: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不加大前进的力度,将有5亿的人口无法达到预期的卫生改造目标
   
   
    为了使使用未改善的卫生设施的人口数量降低一半,2015年的全球覆盖率应从1990年的49%提高到75%。然而,如果按照1990年到2002的增长趋势,全世界将有5亿人口达不到既定的卫生改造目标。换句话说,到2015年仍有24亿人口仍生活在恶劣的卫生状况中,与目前的数量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南亚,亚撒哈拉非洲,西亚,欧亚大陆和大洋州的卫生条件最为恶劣,目前它们都还没有达到预期的卫生改善目标。
   
    尽管总体的进步不太乐观,但有相当一部分局部地区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举个例子,东亚自1990年以来,卫生改善的覆盖率翻了两番。
   
    与上例相同,南亚在起步初期覆盖率为全球最低,低至20%,目前已经达到了37%。
   
    当前的进步程度与全球为了达到目标而设定地目标里程碑间的距离进一步地加大了,如果要达到既定地目标,就必须极大地加强设施和服务地供给力度。至1990年以来,全球使用经改善地卫生设施的人口百分比以每年九个百分点的速度在递增,这个增长速度大大的低于所要求达到的MDG目标。
   
   
 楼主| 发表于 2006-2-15 15: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的卫生状况比预期的更为恶劣
   
    最近的家庭调查分析显示,为数不少的国家要求负责联合监控计划实施的部门修改其卫生设施达标条件:将原先的达标底线人群数量从24亿上调到26亿。自2001年家庭调查以来,提出这项要求的国家的数量已经翻了两番。
   
    这个修订是基于一个对卫生设施有着更详细的定义的更严密的覆盖率评估方法取得的新信息而进行的。在早期评估方法下,将某种类型的厕所定义为“已改良”。而现在已经对其做了详细的分类,并根据同一国家的调查结果给出一个修正系数。
   
    在那些细则还没有应用的地方,只将一半使用这种未经定义的厕所(比如传统的、坑式的或简易厕所)的人数算作拥有改良卫生设施的人中。
   
    因为亚撒哈拉非洲地区的人们多使用传统式的厕所,使用这种新的方法对其进行测算有可能低估该地区的改造覆盖率。然而随着调查取样数量的增多,定义的完善和设施分类的细化,卫生设施及服务的评估将越来越精确。
   
   
 楼主| 发表于 2006-2-15 15: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缩小与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努力达到看起来很难实现的目标
   
    为了达到MDG的目标,人们必须在1990年到2015年这一段时间内,将使用未改造饮用水水源和卫生设施的人口降低一半。在那些根基薄弱,覆盖率起点低的贫穷国家推进这一工作看起来似乎困难重重,然而仔细想想,在高覆盖率的国家提高5个百分点一定比在一个整体覆盖率低的国家提高20个百分点来得容易吗?答案却是未必。
   
    事实上,如果整体的覆盖率高,改善未被惠及人群状况的难度也随之增大,而且这种难度将会随着覆盖率水平的提高而进一步提高。
   
    因为这些人群的覆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要投入比原来更大的成本,而此时的回报率却在递减。
   
    改善城市贫民窟、偏远山区和干旱地区的卫生设施与服务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远远超过改善人口密集区或非干旱地区卫生状况时相应的投入量。举个例子,在大城市,因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新水源越来越远的缘故,提供饮用水的服务也越来越困难。此外由于水源污染的程度加深,污水处理处理的程序也变得很复杂;长距离的输送也要求增加的抽水泵站的数量,而操作和维修的复杂造成了其高昂的成本。
   
   
 楼主| 发表于 2006-2-15 15: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改善农村的落后状况,控制城市人口的膨胀
   
   
    在这26亿中的许多人都没有经过改善的卫生设施,他们也正是无法获得饮用水的人群中的一部分。
   
    对于居住在偏远山区和城市贫民窟的家庭,处于战乱和饥馑之中的家庭,以及陷入贫困-疾病双重困境中的家庭,改善卫生设施和饮用水为他们的生存提供了一线希望。尽管从1990年到2002年,有大约十亿人口的卫生条件获得了改善,但处于未改善的环境中的人口只下降了一亿。如此下去,到了MDG最后期限的关键年份,人们所面临的需要改善条件的人口数量是现在的七倍多。即要将2002年26亿未能使用经改造水源的人口在2015年减少到19亿,共要减少7亿6千万。要满足这个目标,同时还要减小城乡差距,就意味着要向新增的一亿城市居民和居住在进步相对较慢的偏远山区的人口提供新的卫生设施和服务。
   
 楼主| 发表于 2006-2-15 15: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饮用水设施的水平良莠不齐
   
    2002年的全球覆盖率数据表明每10个人中,约有5个人家中连接了供水管道(在他们的房间内,plot,或者后院);有3个人使用其它类型经过改善的供水设施,比如安全水井或公用立式管道,还有两个无法获得经改造的水源,只能转而使用河流、池塘、非安全水井或卖水的小贩等有潜在不安全因素的水源。
   
    人们日常饮用的水对他们的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取得饮用水的途径与其家庭的经济水平密切相关。使用远途非安全水源的家庭受到了水污染的威胁,所取得的水很少,不足以进行有效的清洁卫生,甚至常常在水源处洗澡或者洗衣服。而使用经过改造的水源,比如在合理距离内的安全泉眼和水井,才能够有益于健康。但是这种卫生也是相对的,也许水在运输途中或者存储过程中已经受到了污染。
   
    一旦可以在家里取水—举例来说,通过院子或屋子里的水龙头-就可以进行清洗工作,这样保持水质也变得相对容易了。使用输水管道在家里取水能够极大的提高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同时,取水时间的节省能够显著的提高家庭的经济效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水网 ( 京ICP证060073号 )

GMT+8, 2025-2-2 23:44 , Processed in 0.06254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