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网论坛——水行业专业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升级认证会员得金币 水网论坛管理规则!水网论坛资料大共享(免金币)
新手报到,送金币!如何在论坛获得积分! 论坛功能使用指南!
查看: 8499|回复: 10

[讨论贴]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宋乾武畅谈污水厂体表改造和污泥处理技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30 13: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宋乾武畅谈污水厂体表改造和污泥处理技术

主讲人简介:宋乾武,现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工程中心主任。获得国家专利9项;发表论文近20篇;主持完成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设计、调试工作的各类工程项目98项,其中处理规模20万m3/d污水处理工程2项、污水处理工程74项、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21项、废气处理工程3项。

背景介绍:"十二五"期间,一些地区的污水处理厂处理水平要达到一级B标准。若标准提升,污水厂的提标改造及扩建工程必将展开。污水处理还应结合不同城市的不同特点,制定最切合实际的排放标准。而污泥作为污水处理厂的副产物,含有大量难降解的有机物、重金属和盐类,如果不加处理,将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日前,环保部发布了《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中指出三大问题,全国废水排放量652.1亿吨,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区域扩张,虽然大部分生活及工业污水得到处理,但企业违规排放、对污水厂监管力度不够,我国水污染治理仍然面临极大挑战。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速度,提高污水处理厂利用率、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都是改善我国水污染现状的可行手段。

7月5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宋乾武来到中国水网,与广大网友分享了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有关问题。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宋乾武

污水处理厂闲置问题个中有因

虽然部分废水急需处理,污水厂提标升级有待进行,但我国却存在污水处理厂“吃不饱”、“晒太阳”的问题。宋乾武指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水量估计不客观,某些地区对人口增加量、工业发展速度没有很好的预估,致使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过大,造成一定资金浪费;二是管网建设缺失,一些地区忽视了管网的建设,还有一些山区管网建设存在难度,导致建设搁置,管网建设量不足致使污水厂闲置。宋乾武认为,可以将部分闲置污水处理厂进行改造,提高排放标准。水量小、构筑物闲置,可将构筑物进行分隔,设备闲置则可减轻购置新设备的负担,闲置或水量不足的污水处理厂可以更经济、更快速的完成提标改造。

没有最经济只有最合适的处理工艺

对于提标改造过程中的处理难点宋乾武做出了分析。水质决定处理工艺。目前,我国的城镇污水是生活污水,市政污水,工业尾水等的混合水,国内城市污水厂二级处理大部分是生化处理,可将易降解有机物降解,工业尾水中含有难降解有机物,由此,提标改造的COD是一个难以降低的指标;一些污水存在碳氮比例失调现象,这类污水BOD,氨氮,总磷,SS等指标都容易降低,总氮却难以降低,碳源不足硝态氮无法成氮气,若改进工艺需要加入碳源,使污水处理厂成本增加。

如何改造才能更经济的完成提标改造,宋乾武认为,没有最经济的污水处理工艺,只有最适合的污水处理工艺。针对难降解有机物国内已开发出很多深度处理技术如生物滤池、混凝沉淀过滤、膜技术处理、强化氧化技术等,都可以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针对总氮指标M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可很好的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但若想达到地表水四类标准就需要经过湿地处理才能达到,湿地处理需消耗一定的土地资源,一些地区较难推广。宋乾武介绍,目前中国环科院在开发一种新技术,在好氧池里增加一种纤毛类填充材料,起到脱氮作用。全国不同地区的污水水质情况不同,经济、地理条件差别很大,要设计适合的处理工艺,不能本末倒置。

有消息称,“十二五”期间,国家希望东部一些地区的污水处理厂处理水平能够达到一级B标准。目前国内大部分污水厂的普遍要求是出水水质满足二级标准,如若标准提升,污水厂的升级改造及扩建措施自然成为题中之义。对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政策和技术中国水网将持续关注。


网友提问:污水处理厂出水的理化指标有很多,对于提标升级,请问哪些指标是较难降低的,有何对策。

宋乾武:污水升级改造不能简单提污水,首先应说是什么污水,即水质是是什么?因为我们搞工程的经常有一句话叫做水量决定规模,水质决定工艺。不管水量多少,都是由水质与处理要求决定用什么工艺技术。咱们第一个先说城市污水。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们国家几十年的高速发展,真正意义上纯的生活污水已经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不多见了。所谓城市污水是生活污水,市政污水,工业尾水等的混合水。合流制的管网系统还会有雨水在里面。因为城市污水是混合污水,很可能它在提升达标时选择的工艺不一样。我们国内城市污水厂二级处理大部分是生化处理。经过生化处理后容易降解的有机物都降解掉了,剩下的是难降解的有机物,这个就是制约因素。另外一个情况是有的企业有处理过程,把容易生物分解的有机物降解掉了,剩下难降解的有机物进入城市污水里面,经城市污水产处理后,主要剩余难降解有机物,这样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时COD就可能是难以降低的指标。

另外一种情况是城市污水中碳氮比失调,主要是脱氮过程,微生物脱氮氮源不足,这是我们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通常有几个水质控制指标,其中BOD,氨氮,总磷,SS指标都是容易做到,总氮的去除往往很难做到。氨氮通过曝气可以转化成硝态氮,但是硝态氮要变成氮气的话,碳源不足是无能为力的。因此,深度处理采用什么技术标,首先是要看水质。如果这种水碳源不足,你提升达标的时候选用简单的工艺就不容易了,成本就高了,要加碳源,这样运行成本是非常高的,对于大规模城市污水处理是不可行的。

城市污水厂,一级B到一级A的提标过程,其实对于总氮要求并不高,十几个毫克升就可以达标了。难的是要达到地表水的四类标准,总氮要求小于1.5毫克/升,碳源不足是相当难做到的。所以对于一级A而言,对于大多数地区的城市污水一般还是有条件能够做到的;实际上脱氮是目前还是大多数污水厂提标时遇到的关键问题,碳源不足问题是制约因素。

如果仅仅是有机物的问题,COD很难达标时,这种情况下,后续要针对有机物的去除选择工艺。针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问题,我们国内这几年开发的深度处理技术还是很多的。有采用生物滤池的,也有为进一步去除有机物投加粉末活性炭的,有采用混凝沉淀过滤的、有采用膜技术的、也有采用强氧化技术的,工艺上都是不一样的。尤其对难降解的工业废水多的情况更是这样。如果是刚才说的后一种脱氮的问题,这个需要采取另外的方式去做,我们现在开发一种新工艺,直接将城市污水处理到地表水四类标准的技术,就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现在我们国家许多污水处理厂还是一级B出水标准,当时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或者说我们当时的标准的要求不同,大部分是一级B,从一级B提升到一级A的办法很多。混凝沉淀过滤对需多厂就可以做到,还有MBR。MBR是很好的一种技术,但是它的成本也比较高,为了让膜再生能耗是很高的。但是MBR做到一级A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有的人用MBR的方法,达到地表水四类标准,四类标准中一项指标不达标就不算达标,总氮就成了关键问题。你采用MBR不能解决碳源不足的问题,所以氮很难达标。现在对于提升达标中遇到的问题另外一种是,我们现在国家要进行水体修复。四类标准是景观用水起码要做到。我们为了做到地表水四类标准,现在许多地方采用的做法是先将城市污水处理达到一级A,再经过湿地处理做到地表水四类标准,这是有可能的。但是它的问题,消耗大量的土地资源,在我国大部分城市不可能将大量的土地资源用作污水处理。

从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来看,处理一立方米的城市尾水,大概就需要两平方米的土地,每平米每天500升。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需要20万M2的土地。城市污水在城市里产生,城市里哪里可能提供这么多土地让你做水处理,土地在大城市寸土寸金,所以这个限制了这种在大城市的应用。在城镇农村是有可能的,在城市是不可能的。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在十一五的时候,我们承担的一项任务,企图想找到一个不用土地的处理方法,能做到地表水四类标准,保证总氮1.5毫克升以下。现在我们开发的一个技术已经做到了。一个是用纤毛,它有很强的脱氮功能,用作耗氧池里面的填充材料。再一个是吸附剂,我们利用一种新的吸附剂把由于碳源不足不能去除的氮用这种东西把它吸附掉,保证出水水质达到地表四类水标准。我们在东莞日处理100多吨的工程已经运行一年了,八月份我们就完成了全部的验证试验,我们就进行总结和技术鉴定、国家验收。这种技术成本不高。一吨水就增加几毛钱就可以从一级B处理到地表水四类标准,这个还是有实用价值的,而且我们用的是无机吸附剂,用完还可以做生态砖,这样就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创造经济效益。

其实我说的是对一般而言,对某一个工程的时候选择提升达标工艺时主要还是看水质。根据水质确定工艺,方法还是很多的。现在国内也有加了药以后用滤布滤池,还有人这几年采用磁分离技术,这些技术在我们国家都用过,只不过各自都有优点,也有缺点,美国的磁分离技术我们用了一下,效果还是很好的,成本也比较低。因为你加完药要沉淀,沉淀以后要过滤,它是加磁粉沉淀,它的速度是我们现在有的沉淀池的污泥沉淀速度的15倍,占地面积需要仅是传统方法的十五分之一,工程投资就很低的。滤布滤池也有不少的工程案例,它有一个问题堵塞问题,这个问题还是比较麻烦一点。混凝沉淀以后,采用活性陶瓷过滤技术。把陶瓷去膨化成像活性炭那样轻,装到过滤罐里头。因为它比石英砂比表面积大很多。我们砂滤是表面过滤,到一定的时间堵塞,它的过滤不一样,它是深层吸附过滤。它在一定的滤层内吸附污染物,所以它需要反冲洗的周期比较长。我们在东莞的工程也验证它,也很便宜。所以方法应该有很多种,都有工程的实例。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水质的具体情况而定。

网友提问:现在很多污水处理厂出水要求达到一级A标,提标改造投资是较大的,请您介绍一下如何改造才能更经济的达到排放标准。

左剑恶:首先你这个话翻过来说,必须在达标的情况,看哪个方法经济效益最好。我刚才说过这个了。这个不能用一句话说哪种工艺最经济最好,哪个一定不行,不能这么说。主要与具体的工程有关系。如果你在新疆,四川,重庆、云南某一个城镇污水处理厂,一天几百吨,两三千吨,一级B出来以后,利用土地自然条件,作为土地处理,他们有可利用的土地,无所谓。人工湿地处理水就可以了,西北城镇污水经处理后可以直接农用,当地如果没什么工业,这种方法就适合,在大城市这种方法谈不上适合,没有土地,没有这个条件,必须用一些高级的方法来处理。我长期搞工程的体会,不能说一种技术最好,全国哪里都可以用,这是没有的事。只能说某一个企业,某个地方,哪种方法最好,这样说比较准确。

网友提问:据了解全国污水处理市厂中,膜技术的市场份额占有4-5%,请您谈谈膜技术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中的应用前景。

左剑恶:十年来,应该说我们国家的膜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是飞速发展,尤其是MBR的诞生为膜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前景。膜技术在污水提升达标里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很多例子证明很好,出水水质有保证。但是这种技术,它的运行成本仍然还是比较高的。因为膜的再生问题需要支付较高的能耗及药剂成本,同时膜用到一定程度就要清洗要更换,对几十万吨,甚至百万吨级一个工程,实施起来还是很不方便。如果做到一级A,从全国大部分地域来讲,碳氮比合适时,氮还能达标,但是对某些碳氮比失衡的水处理是不可用的,用它不能把总氮做到达标。因此我说膜技术是有很好的前景,将来还有更好的前景,但不是万能。包括现在膜技术有人拿来处理地表水,我认为在用时,最好还是要经过验证,是不是全面达标,不能说部分指标达到四类标准就算达标了,部分指标达标就说达标了的这种话,在环保界专家是不接受的,一个指标不达标就不达标。全部指标达标的话,膜技术作为地表水四类出水标准采用的工程技术,我建议还是要实验验证,要慎用,必须要基于实验,再考虑决策。

网友提问:我国污水处理厂有一定的闲置问题,一些水厂还存在污水不足吃不饱的问题,请问如何平衡污水厂提标改造与污水厂闲置的资金问题。

左剑恶:我们国家污水厂闲置的现象是有的,造成的原因有几种。一种是在十年前开始,我们国家支持地方污水厂建设的时候,因为国家有国债给它建设,有个别些地方为了多拿国家钱,减少它的配套资金,有意识将污水厂的规模做大,做大时有几种方式。一个是根据规划,可以说人口发展多么快,工业发展多么快,污水有多么的多,这样把规模做大了。污水处理厂建成了,结果还没有发展到那个时候,现在还没有那么多的水,或者二期工程没有建,一期工程都用不足,这种闲置现象是有的。还有一种情况管网不配套。城市确实有那么多的污水,但是管网收集、输送能力不足,污水处理厂无污水处理。

管网建设比污水处理厂建设难度要大,尤其是山区。前几年有一些地方政府,对污水厂和管网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因为污水厂建成有业绩,有政绩看得见;管网建设看不见,所以先建污水厂,后建管网。如果是这种管网的问题,我觉得首先是要物尽其用,要让污水处理厂用起来,首先解决管网问题,再来解决闲置的问题。第二个,如果没有那么多的污水需要处理,污水处理厂构筑物及其装置闲置的话,我有一个建议,可以把这个别污水厂进行改造。因为它闲置,池子闲置,设备能力在闲置,增加很少量的设备就可以将它提标。池子不用建,分隔一下,就可以把这些池子利用起来作为污水的深度处理构筑物,可以把一级B提升到一级A,也可以将一级A处理到更高的回用标准,资源化,这是一个解决闲置比较好的办法,也可以达到投资不多办好事的目的,我觉得这是解决闲置问题比较好的方式。

网友提问: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费势必增加,请问污水处理的成本会增加多少,增加点在哪里?

左剑恶:提升改造深度处理肯定要增加费用,这个费用,有的需要重新建设水处理构筑物,有的要重新购置设备,工程费用肯定是要增加,这部分是一次性投资,建成可以用好多年,问题不算大。第二部分是运行费用,运行费用主要表现在电费和药剂费,这是需要常年花钱,这两部分费用肯定要增加。至于增加多少是根据不同地方的水质,不同的规模,不同地域完全不同的,不应该有一个定价,与各地的电费等等是不一样的,每个地方肯定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地方提升达标以后用途不一样。我们国家这几年对水的回用有指标要求,有多少作为市用,用于绿化,或者农业什么的。这样的话,标准有所不一样,费用也不一样,所以不应该用几毛钱来衡量,在全国的大层面上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根据我的经验来说,全国就总体经验而言,现在如果从一级B的提升到一级A,一吨水大约需要增加400--500元钱,运行成本需要增加两、三毛钱,这个数字对具体工程来说是不准确的,因为每个地方都是不一样的。

网友提问:关于干化焚烧、厌氧消化、耗氧发酵土地利用等工艺的优势各在哪里?

宋乾武:咱们分开来说这个问题。干化焚烧的好处可以使污泥做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这三化是没得说的,肯定能做到的,但是干化焚烧成本很高,成本高到什么程度,按日处理量计,一吨污泥需要几十万元投资,运行成本每吨两、三百块钱。这样的话,运行成本是一个问题,另外它还是高耗能技术。城市污泥热值很低,干化过程还需要热源。还有一个它还要占用比较多的土地。所以这个成本是比较高的。我们为了东莞日处理一千多吨的污泥处理厂选择工艺,我们在国内外进行调研,这种方法现在在国内普遍推广还是有问题的。

厌氧消化的好处成本比较低,微生物处理任何东西成本都是比较低的,它的缺点不能把所有的都处理掉,减量程度还不理想,无害化也不如前者,消化液还要二次处理处置。产生的沼气还需要净化后才可利用,小规模不划算,大规模的才可使用。好处是成本比较低,但占地面积也不少。厌氧消化对于大城市污水处理厂作为配套的话,污泥减量化是很好的方法,但是缺点还是有的。投资相对干化焚烧来说是较低的。

耗氧发酵土地利用。耗氧堆肥把它变成肥料利用。耗氧堆肥过程中,污泥堆肥我是不赞成的,首先在堆肥工程中消耗了很多的有机物,它的有机质已经降低很多了。第二个在发酵的过程中,温度升高后,把部分氮挥发了,含氮量降低了。我们利用污泥做肥料,要求肥料中一个是有机质含量要高,再就是氮磷钾含量也要高。氮没有,有机质也没有,就变成无机物了,做的肥料质量如何保证,要达到国家的标准还要加营养元素,搞来搞去,这是不划算的一个事。就是做出来了,销路也成问题,现代化的农民,不愿意使用这些笨重的肥料。但是用耗氧发酵也还是可以减量的,咱们北京就有这样的工程案例,也是一种处理方法。在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如果量不大,发酵一下,把它利用掉,还是可以的。所以任何一个处理技术都不能一概而论,只说优点,哪里都可以用,或者说都是缺点哪里都不能用,这样的商业操做我是不接受的。任何技术优劣的评价,都要针对具体的地方,具体的企业来评价,具体的工程条件,因地制宜确定采用的技术路线,这个对工艺选择是很重要的。

污泥处理方法很多。我们现在就有一个3M(Mechanical-dewatering Microbial-drying Multi-utilization)技术。第一个M是机械脱水。我们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大部分的含水率80%左右,我们用石灰调PH值,再把它用高干隔膜板框压滤机压滤,可以做到含水量60%左右。80%多的含水的污泥降到60%的时候,量减少了一半。减少了一半以后,有机质不减少还在里头,这样的情况下,就采取耗氧的方式生物耗氧发酵。第二个叫生物干化,也即第二个M。我们利用微生物的方法发酵。在通风供氧的条件下,达到70多度,将水分通过气体带出去。污泥生物干化脱水以后,含水率可以降到35%左右,这样的情况下污泥就无机化了,量非常少了,这时候加固化剂,把它做成道路砖,广场砖,也可以把它做成低品质建材,这样就综合利用掉了。综合利用是第三个M。这种3M技术的工程投资成本仅是干化焚烧的一半,运行成本是它的三分之一,我认为这是大型污水处理厂和大城市污泥集中处理成本比较低的方法。也是实现污泥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好方法。当然也还有其他的各类方法,五花八门,污泥造粉技术、热油干化技术、污泥碳化技术等等。韩国人搞的热油干化技术,把油分散在污泥中提高效果传热效果。用油传热干化,然后制造低品质活性炭。把一部分焚烧提供热源,另一部分利用,这个技术在韩国首尔使用,总体来说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工艺比较好。

网友提问:结合我国国情,您认为最适合的污泥处理处置路线是什么?

宋乾武:污泥的处理,3M技术就是比较适合的。对于工艺方案选择,我是搞工程的,从来不认为哪个方法对全国是最适合的,这个话不能说。还要根据污泥的量和性质选择,根据地域不同选择具体的工艺。新疆城镇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不用特殊处理,进行自然干化处理就可以了。我说搞工程的人要谈一个问题,一定要结合具体工程选择工艺。北京就可以走污泥集中处理的道路,这个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认为中国的任何地方要建设一个工程,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因地制宜的选择路线。我这个工艺是全国最好的,那个是全国最好的,这样说法是不符合实际的。在这儿不能用的工艺,没准到你那是最适合的,你那适合到我这儿可能是最差的,要具体来说。

网友提问:关于河道修复您能不能简单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宋乾武:地表水体修复是我们国家环境保护发展到现在的一个必然的过程。从实际需求来讲,我们城市污水厂的建设,对全国来说,不仅大城市建设了污水处理厂,而且一些小县城、小城镇,甚至一些宾馆都建了污水处理设施,企业更不用说了。尽管监管达标程度还有差距,但是污水处理设施都已经建成了。在集中式的污水处理设施建成之后,水环境质量在短时间内还不理想,我们水环境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还有面源污染的问题需要解决,表现突出的污染源有两个,一个是初期雨水的污染,它的污染物浓度比城市污水还要脏的,这个是面源污染其中之一。另一面源污染是农业,大量使用肥料、农药都会造成污染的。这种面源污染治理即是完成了,还有地表水体修复问题,也就是河道,湖库水体的修复。河道水体的修复首先是截污,没有污水进入才能解决基本问题。二是清淤,淤泥量非常大,这也是很大的工作量。在这个工作上,我们国家地方的政府,或者行政方面的认识是有一个艰苦的过程。例如东莞有一个运河,连支流算在一起长度近200公里。政府希望的是通过城市十几公里的河段首先还清。当时的情况是,人到河边是掩鼻而过,避门而居,遮眼而行;这是黑臭程度的真实写照。
这样的黑臭河流治理我们当时提了八字方针,即:"截污、清淤、活源、修复"。第一个截污,没有截污谈不上治理。第二清淤,长期积存的污泥还会不断地释放污染物,你不清淤水质恢复就很难;干净了以后才能谈水体修复的问题。第三活源,流域范围内的水量调配;第四是修复,治理河堤。一年污染,十年治理。行政部门有时候急功近利。为了统一认识,我们为东莞水体修复编了24字口诀的顺口溜,即"要修复,先截污;先上游,后下游;先支流,后干流;先治水,后修边"。

我们从水体修复上来说也有很多的认识。不能仅仅把水的功能看成是纳污工程。东莞运河原来是航运兼灌溉。后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把它的功能丧失殆尽。河流的功能仅仅变成了纳污河。现在要修复,要让河流有为人服务的功能。这个为人服务的功能需要经营,没有经营好,不善待它的话,不会回报给你的。修复以后,没有经营管理的理念养护它还是要被破坏掉的。水体修复过程中的投融资机制也是另一个重要问题。可以采用市、镇两级分摊或吸纳民间投资,然后生态补偿的概念解决水体修复投资问题。水体修好了,陆上土地增值了,增值了以后钱回报给谁,那当然是谁投资谁受益;谁投资谁享用。

我认为流域管理是水体修复中水质改善不可或缺的手段。举例来说,东莞运河长上百公里,沿途有很多临时住户。大部分是外地来的农民工。男的在外面打工,妇女没有打工能力,带四五个孩子到河边上搭临时的简易房在里面吃住,也不讲空调不空调,有电就行了,再养鸡、鸭、鹅、猪,人多了以后,每天有那么多的畜禽粪便和人在排污,这些面源污染不管理怎么能治好水。南方人喜欢搭水上厕所,每天这么多人往水中排粪便、垃圾,管理不了这些事怎么治好河流水体。水体修复过长程中,技术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管理问题。管理制度及管理机制创新非常重要。我不在东莞干这么多年我是不体会的,技术和管理并用,水体修复才能搞好。

网友提问:您能不能再给我们介绍一下,关于垃圾渗滤液这方面的知识。

宋乾武:所谓垃圾渗滤液顾名思义,从垃圾里面渗滤产生的液体。实际上垃圾渗滤液有两种,一个是刚刚收集的垃圾产生的新鲜液体,这个液体一个是垃圾本身生物降解,腐败以后渗出来的水,还有一部分水分由于雨淋增加的水,运输、储存等过程也会造成水分增加,最终会产生渗滤液。新鲜垃圾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有机物含量很高,氨氮很高、可生化性很好,碳源充分,这种渗滤液很容易处理。它刚产生的有机物,只不过生物没有来得及分解,所以这个处理很简单。另外一种垃圾渗滤液不是这么产生的,是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垃圾渗滤液,尤其是长填埋龄的垃圾渗滤液这种渗滤液很难处理。这种液体来源是,一是垃圾本身降解过程产生的,另外一个是雨水或地下水渗入垃圾堆体产生了渗滤液。这个渗滤液的COD在旱季的时候,它可以达到5000多毫克/升,氨氮3000多毫克/升。但是SS较少。刚出来还不黑,黄黄的带黑,在空气里放一放,摇一下就变得比酱油还黑,再放一段时间就跟猪血一样的颜色,非常的黑,这个水特别的难处理。我们说的是难处理是说针对2012年实行新标准。我们原来可以把垃圾渗滤液处理到一定程度排到下水道或者到污水厂再处理。因为这种有机物,这种垃圾渗滤液有机物很难生物降解。在垃圾堆中埋了好几年甚至几十年,能分解的早分解掉了。处理不掉的东西才出来,用微生物处理,可生化性很差,经过厌氧分解的食品,腐烂的尸体会产生大量的氨氮,氨氮很高。现在国家不允许把垃圾渗滤液处理一定程度到污水厂再处理。

垃圾渗滤液到污水处理厂再处理是虚的,实际上是污水厂把垃圾渗滤液稀释了。一部分氨氮被分解了变成硝态氮,但是总氮去不掉。实际上相当于稀释排放。国家要求实行新标准,垃圾渗滤液必须就地处理到规定的标准。有两个指标,一个是总氮小于40毫克升,氨氮是25毫克/升。COD要小于100毫克/升。你们可知道从5000多毫克/升降解到小于100毫克/升有多难?氨氮从3000多毫克/升降解到小于25毫克/升又有多难?我们做实验的时候,有的研究人员抱怨说谁做的标准。这个人肯定没来过现场,这个东西太难了。不是说标准制定的不对,是说处理难度非常的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国内能支持这种标准的技术是甚么?实际上在国内曾经出现过真正能达标的技术只有两种技术。

一个就是膜法,超滤,微滤,反渗透组合来处理垃圾渗滤液。还有VCM技术,VCM技术全国只有在广东省建过一个工厂。因为那个成本也很高,也是没有广泛推广。 所谓的膜技术是可以将垃圾渗滤液处理到新标准。但是存在几个问题,先说技术问题。在刚刚建成的时候,必然产生25%的浓缩液,因为膜处理过程把离子浓缩过滤出来。这样的浓缩液到哪了?又到垃圾堆,开始几年也无所谓。这种浓缩液再次进入垃圾堆,氨氮也不可能大量分解,COD还是COD。从环境里并没有得到去除,只不过从这儿到那儿而已。随着时间延续以后,浓缩液就不是25%了,甚至到40%、50%或者更高,因为膜的通量降低了,垃圾渗滤液是很脏的,污染膜了,直到更换而已,没有价值了就更换膜,一换膜成本就很高了。

我们以国内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为例。日处理1000吨,这是很大的了,它的中标价格一吨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投资需要要九万块,我们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一吨才一千多块钱,你一千吨的话就要投资九千万。投资非常的昂贵。每顿污水处理成本要五六十元才能处理达标,太贵了!

有没有替代技术?我们十一五承担的任务是针对这种问题开发了一个新技术。我们有三段。第一段是脱除氨氮,把氨氮一下降低到几十个毫克/升,COD去除百分之四五十。第二步生化处理,然后再用MC吸附。吸附以后我们做到什么水平?COD一般低于六、七十毫克/升,总氮20-30毫克/升,我们运行一年了,就在东莞运行。出来的水我们可以养鱼。我们找专家去看,专家怀疑这个水这么干净,跟自来水没差别,怀疑是自来水。他拿去甄别,最后承认你这个水是处理出来的,不是自来水兑出来的。我们技术特点是第一个我们把氨氮变成液体肥料收回来,作为肥料使用,实现了氨氮的资源化。第二是垃圾渗滤液百分之百得到处理,从环境中彻底去除。我们工程投资费用只是膜法的三分之一,运行成本仅三十块钱一吨水,所以市场竞争力非常好。我认为这个给我们国家解决了大问题。

东莞市每天产生一万吨垃圾。它有近200个大小不等的垃圾填埋场,一个垃圾处理场有100-200吨渗滤液/天,现在几万吨垃圾渗滤液还没有处理。按照市场价格,它需要多少个亿的投资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东莞市经济这么发达,治这个还这么困难,全国贫穷的地区,谁能处理得起,除非大城市,北京天津这样的城市,能够支付这个钱。国内用膜技术,大部分城市还没有能力支付这么高的成本来支付这个成本,尤其县级市更不可能。所以我们开发的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们希望早日有更好的技术诞生,但是目前为止,还只能是这样。有将垃圾渗滤液焚烧烧的案例,但是还是成本很高,要不早就烧了。

我们也尝试过是电化学技术路线,做的效果是很好的。可以把氨氮从几千减低到几个毫克升,但是成本比较高,所以后来我们就放弃了。我们走另外一个道路,我们成功了。经济效益很可观。我认为这个方法目前适合与我国垃圾渗滤液的处理。
发表于 2012-10-14 09: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6 14: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了解了这方面的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4 07: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了,了解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7 14: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这么好的东西以后多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 11: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0 09: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带这么推销的,还很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0 09: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逼人孤陋,VCM技术,真没听说过,宋老师,这里会不会是MV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0 14: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一下,不错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7 15: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一下,不错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1 12: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楼主,了解了这方面的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水网 ( 京ICP证060073号 )

GMT+8, 2024-11-21 17:14 , Processed in 0.05238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