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网论坛——水行业专业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升级认证会员得金币 水网论坛管理规则!水网论坛资料大共享(免金币)
新手报到,送金币!如何在论坛获得积分! 论坛功能使用指南!
查看: 2077|回复: 5

超压出流是浪费水的源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8 12: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超压出流是指给水配件前的静水压大于额定流量值时所需的静水压(国家测试标准为0.15MPa),其流量大于额定流量的现象,两流量的差值为超压出流量,这部分流量未产生正常的使用效益,且其流失又不易被人们察觉和认识,属用水源头的“隐形”水量浪费。此外,超压出流会带来如下危害:  
1、系统水压过大,水龙头开启时水成射流喷溅,影响人们使用;  
2、超压出流破坏了给水流量的正常分配,使支管流量不平衡,影响末端用户使用;  
3、易产生噪音、水击及管道振动,使阀门和给水龙头等使用寿命缩短,并可能引起管道连接处松动、漏水甚至损坏,加剧了水的浪费。  
    我国现行的《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中虽对给水配件和入户支管的最大压力做出了一定的限制规定,  采用管道减压阀是常用的方法,可以根据事先设定的压力减压,当用水端停止用水时,也可以控制住被减压的管内水压不升高,既能实现动减压也能实现静减压。但这只是从防止给水承压过高会导致损坏的角度考虑的,并未从防止超压出流角度考虑,对限制超压出流作用不大。
       有实验表明,采用装有恒流节水器的陶瓷阀节水龙头,在系统水压升高时,能有效减少超压出流量,具有良好的节水效果,节水量在30%~80%之间,静压越高节水量也越大,从源头杜绝浪费水现象。

来源:金图节水卫浴
发表于 2012-7-18 13: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只要是恒压,用再多的水也不是浪费!



       亲爱的无赖哥,按照您老人家的这套理论指导,国家即将实施的“最严厉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岂不成了阻碍“恒压节水”的罪魁祸首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4: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宁不配谈“最严厉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因为他不懂什么是管理制度,不是有管理制度就能节约用水的,必须通过正确使用高效节水器具才能达到节水的目的。浪费水是使用因素,是相对的,对用水源头来说,有恒流装置比无恒流装置节水。无谓只要是恒压,用再多的水也不是浪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8 15: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有管理制度就能节约用水的”,所以实施最严厉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也是白搭!



       说到底,亲爱的无赖哥最终还是反对国家实施最严厉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是吗——不是有管理制度就能节约用水的,这不就是明确指出“即或有了最严厉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只要人们不执行它,它节水不也是一句空话吗?

       高!实在是高!!您老人家真的比高家庄还高!!!

       只要您老人家决心反对国家最严厉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就是一天都躲在恒流装置里边不出来,它不也白搭吗?

       早前老朱就给你做过科普,已明确向您老人家告知:任何恒流装置,它仅仅是一种物质结构,是不会变化的,而人是活的,所以只要您老人家决心“宽松用水、舒适用水”,再严厉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它也是空了吹,那怕就是几个恒流装置连起一起使用,它也不可能产生一丁点节水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6: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宁没说错,人是活的,浪费水是人的无意识行为,浪费在隐形中。恒流装置不是万能的,但确实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隐形浪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0 22: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为什么要节约用水呢?为什么我们选择水作为洗涤剂呢?因为水对很物质有很强的溶解力。水还具有循环可再生性,水资源始终处在降水一径流一蒸发的自然水文循环中,只要人们对水资源的利用形成一个水源一供水一用水一排水一处理回用的协调系统,坚持节约用水,减少排放,减少污染,维护好水的自然属性,进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水将川流不息地服务于人类。

[ 本帖最后由 UF2011 于 2012-7-20 22:4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水网 ( 京ICP证060073号 )

GMT+8, 2024-11-22 04:17 , Processed in 0.08772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