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网论坛——水行业专业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升级认证会员得金币 水网论坛管理规则!水网论坛资料大共享(免金币)
新手报到,送金币!如何在论坛获得积分! 论坛功能使用指南!
查看: 1152|回复: 1

[新闻] 为何只爱能上市的污染企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30 09: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何只爱能上市的污染企业?
2011年05月17日 09:06   来源:大河网   


     日前,浙江德清海久电池公司被曝向村庄排放污水致数十名村民血铅超标,公司的解释是因为“职工下班离厂没有洗澡换衣服”,负责人称是偶发性事件。另调查发现该企业一年前还通过了上市环保审查,而当地环评部门和政府对其的环境影响问题早已知情。(5月15日《北京晨报》)
  政府为污染企业保驾护航,早非新鲜事。比如,河北元氏县的明星企业污染严重,政府却在民众与企业之间“和稀泥”,监管毫无意义;再如,前几天河南平顶山舞钢市铁山乡,一家两年前就被关停的重污染企业,在领导的“默许”下,重新开张……当此背景下,浙江德清的“血铅超标事件”只不过在整个地方政府保护污染企业的图景上添一注脚。至于海久公司认为只是“偶发性事件”、原因是“职工离厂不换洗”纯属无稽之谈。
  污染企业“历万千责难而不死”的乱象,离不开两个关键要素:一是地方政府的政绩诉求,使得各种污染企业能够以招商引资的名义存活下来,甚至成为当地的重点扶持企业;二是处于实际考虑,污染企业能够当地政府带来丰厚的税收,地方政府不至于财政匮乏。当然了,也不排除在污染企业安家落户过程中出现的寻租腐败。然而,有得必有失,污染企业带来GDP和税收的同时,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受了了威胁,而最终为此买单的只能是周围的居民。
  老百姓的想法很实在:难道在政府眼里,为了上市就可以牺牲老百姓的健康?遗憾的是,政府还真这么认为——不管从GDP还是税收来说,企业都是政府的重点扶持对象,在政绩与税收的双重刺激下,政府显然会站在企业一方。有一个命题说的就是,当一家污染企业与一所学校比邻而居时,政府态度如何?按照常理自然政府会关闭企业,可按照官场逻辑,政府会搬迁学校,因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收益不是一所学校能比拟的。并非当政者不知道“教育为本”的道理,只不过他们不认为教育能最快速的带来各种收益,包括政绩、仕途升迁等。为短期内获得最大效益,公权力自然而然与污染企业“捆绑”在一块儿。
  报道称,海久是举足轻重的龙头企业,职工1000多人,年产值4亿多元,2010年6月开始申请上市,目前已经完成上市的前期工作。我们不能说所有污染企业都能逃脱环保评估的一环,但在一切向“钱”的现实语境下,即便法规条例再多、监管手段再高明,四亿元的产值本身就已决定了政府会倾其全力为污染企业保驾护航,至于公平阙如、居民健康权益受损、环保失语等等就不在考虑范围内了。大不了,直接迁移当地居民,但绝不能动摇企业的投资信心。说白了,即便当地的监管部门能发挥作用,也会在领导“默许”下集体沉默,甚至充当污染企业的开路先锋。
  地方经济如何发展是个令人纠结的问题,而在此大背景下,公权力选择性执法为污染企业大开方便之门:一方面,以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为接口大肆招揽违法、污染企业,另一方面又将问题遮掩起来,玩着欺上瞒下的游戏。治理污染重要的不止有无处罚条例,更重要的是是对于标准的执行力度。现在看来,这一期望早在GDP洪流中荡然无存了。
发表于 2012-1-9 16: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权力自然而然与污染企业“捆绑”在一块儿。


早教中心加盟
对甲苯磺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水网 ( 京ICP证060073号 )

GMT+8, 2025-2-8 14:11 , Processed in 0.04324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