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网论坛——水行业专业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升级认证会员得金币 水网论坛管理规则!水网论坛资料大共享(免金币)
新手报到,送金币!如何在论坛获得积分! 论坛功能使用指南!
查看: 2010|回复: 4

各地水环境生态修复失败的原因--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 08: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laoxiong.2000.blog.163.com/blog/static/7758962620096111121519/
在施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对中国的水污染进行治理后,中外专家们根本无法用他们自己的理论来解释:中国水污染治理的效果为什么与人们付出的努力和金钱投入南辕北辙(滇池的治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一些人就开始以“水体没有自净能力”,“湖泊老龄化”,“水污染是城市化、工业化的必然产物”,“蓝藻是湖泊癌症”等莫须有的东西来混淆视听。在2008年春的一次讨论如何消除太湖的蓝藻恶性爆发,解决周边百姓饮水安全时,中国湖泊生态修复的某位知名专家竟然祭出“老百姓要理性对待蓝藻污染”的 “绝招”,一时成为网上笑资。中外专家们的无奈程度可见一斑。(来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20c8e0100cn4f.html)
应该说中外学者并非用心在做,因为中国80%的湖泊呈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也有20%湖泊的水质是达标的。也就是说,有20%管理方式是“先进技术”。我国把更多教育资源放到英语,而没有放在生态学和环保;不合理的用人制度使已经为数不多的人才外流。
多年对水环境的研究,博主认为水生态修复失败是必然的,总结三点主要“病因”。
1、生态系统过于复杂。
人类对全球生物、生态了解的只占50%弱。也就说研究生物的技术人员不能称为“专家”,更没有所谓的“原生态”。各地采用投放滤食生物、浮岛、生物制剂作为生态修复的“技术”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因为完整的生态系统至少需要5-10条生态链构成的,而且不是都全年进入系统的。
2、生态修复的生物“材料”严重缺乏。
a、数据表明上世纪80、90年代湿地由于围湖造田湿地面积锐减,对生态系统破坏严重。98年大洪水以及安徽、湖北、福建、广西等地的连年洪水都与湿地减少有关。目前使用的水生植物,大都是农作物,如菱、茭白、荸荠、芦苇。
b、滥捕滥捞,对渔业资源、两栖动物、鸟类的生存都是雪上加霜。
c、水生灌木比大熊猫还稀有。水生灌木,特别是淡水水生灌木特稀有,只是推测有此类生物的可能。如水生乔木很常见,有池杉、水生松等。过去对沼泽湿地视作“藏污纳垢”的场所,开发湿地都认为经济发展的良策。
3、未进行市场化运作。
7月,安徽巢湖、云南滇池,触目惊心的蓝藻又来了。只听“治水先治人”的口号,未见公开招标的信息。连安徽巢湖、云南滇池和洱海管理方、治理公司的联系方式都不公开。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邮箱地址,对方是这样回复的:“请把你的治理蓝藻的资料发一份到我邮箱,我们审核后跟你联系。”“审核”?看得懂?是骗资料?我的生态修复是管理方式,是按水体的具体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要资料的,各地的所谓“生态修复技术”多的是。
虽然,能治理蓝藻的并不多,只要进行“唯才是举”应该能找到的。自古以来就只有埋没人才的时代和没有识才的眼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无常有”。
发表于 2009-11-10 15: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源源不断的污染物排放,包括常规排的和违规排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9 19: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楼 的帖子

这是政府部门必须做的
发表于 2009-12-1 09: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现在还没有意识到水处理的重要性 经济发展才是NO1的   不要想政府会怎么样了 都是面子工程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0 09: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楼 的帖子

谢谢,明白的还是有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水网 ( 京ICP证060073号 )

GMT+8, 2024-11-22 22:17 , Processed in 0.04744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