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如何浪费水的呢?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断定:
当且仅当,我们的用水行为让水不再成为可使用淡水资源,则就是意味着浪费了。
知道了我们应当节约的水的定义,可以得出水被浪费或流失的主要途径及机理:
液态水汽化成气态的速度取决于裸露空气中的水表面积、水的温度、大气温湿度、阳光照射强度、表面风速。
2.
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以致于水处理变得成本不经济、技术上不可行,水体自净能力满足不了污染物总量分解需求;
工业污染和超过污染物总量控制排放的生活污水使得城市水处理能力变得困难,水体自净能力变得相对不足。
江河等地表径流向海洋下泄的流量取决于江河的水位。地下径流流向海洋的流量取决于地下径流的自然压力。
水流转到其他地区对于本地区来说,等同于流向海洋的效果,都造成本地区水资源的流失。
5.
水渗入地下。(不包括进入地下径流流入海洋的情形)
从长期效应看,水渗入地下的同时,人们也在抽取地下水,因此在地层内含水量存在一个动态的平衡点。这个平衡点随着人们使用地下水模式的稳定,也会趋于稳定。所以,我们的讨论中可以不包括这部分的影响。当然,过度使用地下水将遭致地面下沉而危害人们居住安全,但这不是本文所讨论的范围。
过度灌溉造成的直接后果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土壤含水量超过植物生长需求,水分从土壤蒸发到大气,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第二,水渗入地下径流造成水资源流失。因此,过度灌溉可不作为水资源浪费情形的独立分类,它仅仅是1和3分类的特例。
我们可以参照水在地球上的循环示意(1-1图)来了解水资源是如何流失和浪费的。这是小学自然常识课程里常用的大自然水体循环图。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40-1999对工业用水的分类,生产用水包括: (省略)
2.
居民生活用水
以上用水除了在使用过程中部分水分被蒸发入大气中外,主要部分都随城市管网排入江河湖泊等天然、人工水体里,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无组织排放可能会造成更多的水蒸发或进入地下径流。
农作物必须的灌溉用水一般情况下是固定的,但是不排除使用温室等技术,减少农作物需水量的情况。过度灌溉造成土壤含水量过大,不仅可能危害农作物生长安全,也使得大量的水分蒸发入大气或者进入地下径流,形成水资源流失浪费。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文章开始提出的问题了——这些使用过的水到哪里去了。显然,无论何种用水模式,使用过的水去向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液态水蒸发进入大气;第二,水排放到天然或人工水体,最终流入大海;第三,水渗入地下径流,最终流入大海;第四,水受到严重污染,成为不值得处理和回用的废水,或被遗弃(自然蒸发浓缩)或进一步造成天然、人工水体的污染。
值得注意的是,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水在进入海洋之前,还不处于被浪费流失的状态。人们还会同时从这些水体里抽取水资源进行再处理以回用(只要没有被严重污染)。水是因为流入海洋才造成水资源的流失的。这将引出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生活生产取水和用水过程同时也是水资源在天然/人工水体与生活生产设施之间的循环过程(还是没有脱离水资源的范畴,只是水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生产生活用水设施与大自然之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中水处理厂。我们忘记关断家里的水龙头,并没有直接导致水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