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网论坛——水行业专业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升级认证会员得金币 水网论坛管理规则!水网论坛资料大共享(免金币)
新手报到,送金币!如何在论坛获得积分! 论坛功能使用指南!
查看: 1839|回复: 2

污水处理厂患了“事业单位依赖症”(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4 11: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污水处理厂患了“事业单位依赖症”
冯永锋
江苏大概是中国最有钱的省份,据说也是给中国慈善事业捐钱最多的省份。江苏的南部,大概是中国最富裕的片区,但让当地人万分尴尬的是,他们的污水处理能力一直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其“社会文明程度”形象上颇不相称。倒是与全国落后水平基本持平:江苏南部几乎所有的河道至今无法敢确定还清之日。
政府写了许多保证书,年年都向百姓保证要实现某个环保目标,这条河要彻底还清,那座山要彻底保护。然而,2008年9月18日,一条消息再次对“苏南模式”进行了彻底的质疑。这条消息说,苏南某市的污水处理厂,正在成为新的污染源,因为污水处理厂排放出来的污泥,无处堆放,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其实早在好几个月前,民间环保组织“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的负责人马军,就焦急万分地提醒我注意一个新现象:污水处理厂正在成为污染转移的新方向。他告诉我,太湖蓝藻事件发生后,一些地方政府加紧了“节能减排”,想出的最简易的办法,是把小企业集中到一个有特色的工业园区内,要求企业对排放的污水进行初级处理;再把这些鬼知道初级处理过没有的污水,顺着专门的管线引到专门配备的污水处理厂中——当然,管理部门为了让这些污水能被集中到一个地方进行“深度净化”,需要事先挨家向企业收污水处理费。这样一来,小企业每家倒都是“达标排放”了,但污水处理厂的排放口,却频繁地被当地环保部门检测到污染严重超标。其实要想不超标也容易,就是引江河湖泊的水,甚至自来水,去稀释,去冲淡,就可以成功实现“减排”。
因为像江苏、浙江等地方,小规模的企业是当地经济的活力之源,也是当地污染的活力之源。当地政府喜欢这些小企业,因为他们灵活机动、四处钻营,人人都是总经理,因此人人都可能有万贯身家,这对当地社会财富总量的贡献力是不言而喻的。但当地政府也害怕这些小企业,因为小企业是如此的灵活,以至于你今天断了它的电、堵了它的水、关了它的门、砸了它的灶、烧了它的经营许可证,明天它又在另外一间小屋子里开张营运。污染量在持续增长,而“污染源”或者说“污染责任人”却像一滴水深陷于公众的大海,像一阵风在空气中消隐无踪,冤无头债无主,最后只能由政府买单了事。
政府想出这样的办法,表面上看非常高明,可实际上,可能又中了自设的圈套:给企业的污染提供了一个正当的机会。企业交了钱之后,把污水处理责任转让给了政府主导的“园区”,污水也顺着管线流到政府出资主办的污水处理厂去了。污水处理厂能否实现“零排放”、“达标排放”,与众多的小企业已经没有了关系。
马军所担忧的这个问题,比新闻指示出来的其实从一开始就伴随着污水处理业的“底泥”、“污泥”问题,更为新颖,更富有“创造性”和时代性。这个现象很可能是中国污水处理在新形势下的新蔓延方向。中国的城市污水处理业是让人悲哀的,由于每个地方政府都对其经营得虚情假意,因此,不是“管网不配套”,就是“污水处理费偏低”,不是多方考察、引进的技术老掉牙得要被淘汰以至于处理水平太低,就是生活污水中混进了工业废水导致微生物生存环境被破坏,极大影响治污效果。
在所有的污染物治理中,应当说,污水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不仅是技术上相对成熟和多样,而且由于老百姓交纳污水处理费比较积极,足额收取率比较高;根据国家规定,污水处理费可以提前三年征收,这对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投资问题也是一个很大的帮助。可惜,由于全中国都在装模作样地做环保,大家都在争先恐后地污染别人的环境,结果是中国的城市污水处理水平至今仍旧非常低下。
究其原因,个人认为,是中国有太多的污水处理厂,深深地患上了事业单位症,个个都在贪恋享受“事业单位”的待遇所至。中国的城市,过去是没有下水道的,所有的河道、沟渠就是地球爷爷早都铺设好的下水道。而中国过去的自来水事业,是被当成政府公共事业来管理的,因此一向属于事业单位,而不按照企业的套路去经营。开始的时候,污水根本不进入城市管理者的视野;只是到了后来,发现地球爷爷的下水道已经让一个城市脸面丢尽、城市居民叫苦不迭的时候,才发现污水是个不得不面对的课题,于是有些城市才开始成立“排水集团”、“污水净化公司”,开始艰难地挖建污水处理厂。
从名字上看,这些集团或者公司是典型的企业形态,但你走进去瞧上一瞧,嗅上一嗅,你会惊讶地发现,大家都还在以“事业单位”的心态在和社会博弈,污水处理厂散发出来,全是事业单位的体臭。
许多地方的事业单位是个“变形金刚”,要挣钱时,以公司的嘴脸出现;要安排干部时,则就是当地干部和干部子弟的中转站和安插营;经营得好时,可以把绝大部分收益都给员工“分摊”,经营不善时,可以轻车熟路地练习“向上要钱”技术,打报告向“国家财政”讨要巨额的补贴。事业单位这张进退自如的温床,不知养育了多少只不思进取的臭虫。
全世界的发展规律都在证明,一个国家环境污染非常严重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环保商机必然无限的充沛。而污水处理,大概是所有环保商机中最容易被社会觉察和认知的商业良机。中国有不少民营企业,正确估计到了这股潮流的诱人气势,立志要进入污水处理行业中,国际上一些大型水务集团,也在很多年前就开始在中国的水务市场“圈地”,准备在市场热浪扑面而来时占据潮头。
有些城市倒也明智,一开始就想把污水处理“鼓励社会资本来经营”,“走民营化道路”,可惜,许多地方污水处理厂的经营者、负责人,没有看到事业单位给自身发展带来的危害,而是千方百计像钻心虫一样爬回“事业单位”的大树芯中。
污水处理厂的利润是可以计算出来的,一般来说,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有关规定,一个城市的污水处理费平均要收到每吨0.80元以上;这些钱收上来后,主要用来建设污水处理厂厂体本身和保证其运营,不包括污水管网建设所需要的投资。一般来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每处理一吨污水,不过在0.40元-0.60元之间,即使算上银行贷款的利率、设备折旧和维修的费用,每处理一吨污水,负责处理的“企业”还是有足够的利润兑现。
还是可惜,由于是“事业单位”,因此,用人时就无法阻挡各种势力的人力资源安插,经营得好,那么其员工很可能在一夜之间就翻一倍,明明只需要一百人运营,可能就至少会养上二三百号人;明明需要的是进取型、技术型的青年,安排来的人可能恰恰是懒散型、无知型的“后备干部”。经营得不好也没关系,只要“工作稳定”,照样在当地非常抢手,污水处理厂的蓝图可能刚刚画好,所需或者不需的人马就早已由形形色色的“编制局”批发的“用人条子”给配齐了。这样的结果就是,污水处理厂本身成了一个养人车间,完全不可能在水处理行业有进取心,完全不可能获取持续进取的动力。
那么,企业化、社会化、民营化就一定能盘活污水处理厂、让中国的污水处理事业开始正规的竞技了吗?当然这也未必,因为中国有太多的企业把自己伪装得非常重要之后,老想挤回政府的大床,借其被子的一角以暖身,蹭其床脚的一席之地以躺卧。因为中国有许多企业有一种很古怪但非常传统的梦想,以为和政府靠得越紧,获取利益尤其是资源分配型利益的概率就越大。然而,像所有的正当行业一样,污水处理行业是一个严肃的行业,企业的竞争力完全取决于企业的健康型进取心,因此,光企业化还不够,还要让其彻底脱离政府的襁褓,否则,污水处理事业只能“越治越污”;不仅是把污染转移给江河,转移给土壤,转移给生态系统,转移给空气和人体,而且会转移到人类的心灵中,成为“社会生态”的新型污染源。
原文网址:http://fengyongfeng1108.blog.sohu.com/100399639.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x
liwenyu1997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9-24 15: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11-11 12: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有体会!我就是在这些单位浪费了四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水网 ( 京ICP证060073号 )

GMT+8, 2025-2-2 05:56 , Processed in 0.05217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