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网论坛——水行业专业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升级认证会员得金币 水网论坛管理规则!水网论坛资料大共享(免金币)
新手报到,送金币!如何在论坛获得积分! 论坛功能使用指南!
查看: 1193|回复: 0

生态演替式水体修复技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1 10: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地球最重要的资源。水更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是财富,是资源,是文明素质和文化底蕴的象征。离开了水,城市就没有灵气。水是不可再生的,所以保护水资源就相当于保护我们的家园。

       然而近二十年来,随着人口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区内河及相关水体的环境 状况越来越差。有关部门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实施了包括引流、截污、清淤等一系列整治措施,但是随着城市污水排放总量的不断增加,污水处理率未能同步增长,使城市内河接纳污染的负荷越来越大, 大多数河段淤积严重,水流不畅,纳污容量越来越小,内河水质普遍处于国家地面水水质标准V类及劣V类之间。水体恶臭及由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蓝藻水华泛滥,给城市水体景观和居民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然而近二十年来,随着人口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区内河及相关水体的环境 状况越来越差。有关部门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实施了包括引流、截污、清淤等一系列整治措施,但是随着城市污水排放总量的不断增加,污水处理率未能同步增长,使城市内河接纳污染的负荷越来越大, 大多数河段淤积严重,水流不畅,纳污容量越来越小,内河水质普遍处于国家地面水水质标准V类及劣V类之间。水体恶臭及由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蓝藻水华泛滥,给城市水体景观和居民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保障宁波生态市建设的顺利实施,把宁波建设成具有比较发达的生态经济、优美的生态环境、宜人的生态人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市政府经反复论证,提出了以大力建设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市区内河和流域整治为重点的“碧水工程”建设,其中以营造“流畅、水清、岸绿、景美”水乡风貌为目标 的“千里清水河道”综合治理工程,预计在今后5年投入资金达100亿元。为配合宁波生态市建设,向“千里清水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提供科学、实用的生态治水 方案,开展“河道水污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已成为我市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需要。  
       国内外同步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河道污染是区域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造成的,污染治理的根本性措施是污染源的治理。因此,世界各国均把污水截流、废水达标排放和控制排污总量作为河道整治的首要措施。然而,由于难以根除的面源污染及内源污染,即使在污水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河道污染及其富营养化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为此,各地在河道治理中,把污染源治理和强化水体的自净能力同时作为河道修复的重要目标。纵观国内外河道治理现状,以下几种方法较为引人关注:
  1.引流冲污和综合调水。引流冲污实质上是对水体污染物和浮游藻类的稀释扩散,就局部而言常被视为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相对简单、易行和代价较低的办法。如杭州西湖自钱塘江引水后对延缓水体富营养化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从整体出发,这种办法实为污染转移,有以邻为壑之嫌;综合调水不同于引流冲污,主要解决水 资源的再分配,利用一定的水利设施合理调活河网水系,达到“以动制静、以清稀污、以丰补枯、改善水质”的目的,尤其对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能发挥较好的作用。
  2.曝气复氧。曝气复氧对消除水体黑臭的良好效果已被国内一些实验室试验及河流曝气中试所证实。其原理是进入水体的溶解氧与黑臭物质(H2S,FeS等还原物质)之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对于长期处于缺氧状态的黑臭河流,要使水生态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一般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水体曝气复氧有助于加快这一过程。由于河道曝气复氧具有效果好、投资与运行费用相对较低的特点,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法国、英国及中等发达国家与地 区如韩国、香港等在中小型污染河流污染治理经常采用的方法。
  3.底泥疏浚。在污染源控制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底泥则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清淤疏浚通常被认为是消除内源污染的重要措施。然而,疏浚技术通常是决定疏浚效果好坏的关键。从最早的人工挖泥到现在的精确水下吸泥,疏浚过程对 环境的影响正在变得越来越小。疏浚作为水利工程和航道工程措施有重要效用,但作为水质治理目前还存在一些难于克服的问题,如一定程度上引起上覆水污染物浓度增加,疏浚后淤泥以其量大、污染物成分复杂、含水量高而难以处理等等。
  4.化学絮凝处理。化学絮凝处理技术是一种通过投加化学药剂去除水层污染物以达到改善水质的污水处理技术。近年来,化学絮凝处理技术在强化城市污水一级处理的效果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与应用,而随着水体污染形 势的日趋严峻,对严重污染的水体如黑臭水体的治理,化学絮凝处理技术的快速和高效也显示其一定的优越性。但是由于化学絮凝处理的效果容易受水体环境变化的影响,且必须顾及化学药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及生态系统的二次污染,这种技术的应用有很大的局限性,一般作为临时应急措施使用。
  5.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生态-生物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环境生物技术。这类技术主要是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创造适宜多种生物生息繁衍的环境,重建并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由于这类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工程造价相对较低、不需耗能或 低耗能、运行成本低廉等优点。同时不向水体投放药剂,不会形成二次污染,还可以与绿化环境及景观改善相结合,创造人与自然相融合的优美环境,因此已成为水体污染及富营养化治理的主要发展方向。
  欧美等发达国家对生物-生态修复技术高度重视,并已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研究与应用,如美国在1972年就研究利用生物修复技术清除宾夕法尼亚州Ambler管线泄漏的汽油。荷兰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花费约15亿美元进行土壤的生物修复;1991年3月,在美国圣地亚哥举行的第一届原位生物修复国际研讨会使生物修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走上迅猛发展的道路。我国科技部和云南省于2000年4月投入5000万元经费,启动了“滇池水污染治理技术研究”项目,其中2370万由中科院水生所专项应用于滇池蓝藻的生物控制;2002年12月,国家“973”计划正式启动了“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与蓝藻水华暴发机理研究”,经费额度达2800万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同济大学等科研院所也 分别在太湖、上海苏州河等污染水体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生物-生态修复试验。2000年宁波大学利用生物操纵技术成功控制了宁波月湖的蓝藻水华,该项成果在2001年国际蓝藻控制学术会议上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一致肯定。综观国内外工作,有关生物-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应用大致可分三个方面。一是以应用微生物 为主体的生物修复技术,美国、日本及国内一些生物工程公司的产品已进入应用试验阶段,在局部区域,特别是城市内河治理中不乏有成功的例子;其二是应用高等植物为主体的植物-生态修复技术,适用于大面积、低浓度的污染位点,由于植物修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易为公众接受;第三是基于“食物链”原理的生物操纵技 术,应用罗非鱼、鲢鱼及贝类等滤食性动物的放养及水体生物群落结构的优化,对控制富营养化水体蓝藻水华发挥了明显的作用。
  由于内河治理的最终目的是河道生态系统功能与结构的恢复,并促使系统的自我维护和自我发展。因此,生物-生态修复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最有价值和最具生命力的生物处理技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水网 ( 京ICP证060073号 )

GMT+8, 2024-11-22 04:47 , Processed in 0.04058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