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网论坛——水行业专业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升级认证会员得金币 水网论坛管理规则!水网论坛资料大共享(免金币)
新手报到,送金币!如何在论坛获得积分! 论坛功能使用指南!
查看: 5245|回复: 10

[原创类] 2010年度中国十大环保事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3 23: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虚客已经写过三年的中国十大环保事件回顾了,回顾一看,发现中国的环境污染事件和极端气候都已经成为常态了,所以再评写都感觉有点乏味,先看2010年之前先回顾下前几年写的吧:
    《2009年中国十大环保事件》
    《2008年中国十大环境新闻》
    《2007年中国十大环保事件》

        2010年的:
  
  刚过去的2010年,是中国环境灾难频发的一年,也是环境污染事件持续影响人民生活的一年。多年来中国重经济轻环保的发展方式所积累的多重矛盾在近几年来不断的被爆发,而随着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透明公告和媒体对环境问题的持续关注,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期待也越来越强烈,国家对未来环境保护的投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规划。在此选取了年度十大环境新闻,并加以点评,以此来回顾这一年环境问题。
  
  一、紫金矿业工业废水泄漏
  2010年7月3日,紫金矿业集团所属资金山铜矿湿法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9100立方米的废水顺着排洪涵洞流入汀江,造成汀江重大水污染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约为3187.71万元。然而,紫金矿业将这一污染事故隐瞒了9天才公众于世。
  对此,福建省环保厅开出了956.313万元的罚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处罚数额最高的一次环境执法行动,甚至被誉为“我国环境执法的里程碑”。 但与此同时,紫金矿业“被罚款”的信息披露后,该股高开后迅速被封住涨停。
  点评:灾难的掩盖与公众的知情权、污染的监管与权力的保护、环境代价与经济罚款等博弈,在此重大污染事故中得到了赤裸裸的呈现,表明了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下,中国环境保护任务的任重道远。
  
  二、 气候谈判天津会议
  2010年10月4日至9日,联合国今年第四次气候变化谈判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AWG-LCA)第12次会议和《京都议定书》附件一国家继续减排承诺特设工作组(AWG-KP)第14次会议在天津举行。这也是中国政府第一次承办联合国框架下的气候变化正式谈判会议,会议在天津市梅江会展中心举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我国政府承办此次会议的目的是维护公约、议定书的谈判主渠道地位,按照巴厘路线图推动双轨谈判进程,为年底的坎昆会议取得全面、平衡的积极成果做出贡献。
  点评: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但归根结底还是发展的问题、技术竞争力的问题,背后是巨大的商业和政治利益在驱动。
  
  三、中石油大连海域污染事件
  2010年7月16日晚18时50分许,大连新港一艘利比里亚籍30万吨级的油轮在卸油附加添加剂时引起了陆地输油管线发生爆炸引发大火和原油泄漏。致上万吨原油入海,据中国海监船7月19日13时30分的监视结果显示,受污染海域约430平方公里,其中重度污染海域约为12平方公里,一般污染海域约为52平方公里。石油泄漏对于大连湾的海水质量、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产生了很大的威胁。火灾及污染事故之后相关部门展开了全力救援和清污。
  事件过后,中石油用2000万投资大连市作为赔偿,而受灾的渔民的索赔之路却异常艰难。
  点评:据称,此漏油事件可能对大连及周边海域的污染造成五十年以上的影响。相比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的BP公司,中石油显得无比的幸运。可是,谁来为大连海域污染埋单?谁为最直接的受害者渔民们维权?
  
  四、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
  2010年8月7日23时30分左右,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暴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山洪泥石流灾害。截至2010年10月11日,遇难1501人,失踪264人。泥石流冲击下的舟曲,2.4平方公里土地受灾,大量城乡居民住房毁损,波及2.6万百姓,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陷于瘫痪,白龙江河道严重堵塞,堰塞湖致使大片城区长时间被水淹,造成严重损失。
  专家调研后发现,由于乱砍乱伐和毁林开荒之风的盛行,舟曲周围的山体几乎全变成了光秃秃的荒山,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遭到超限度破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又遇突如其来的强降雨,导致较严重的泥石流发生。
  点评:频发的地质灾害摆脱不了“人祸”的影子,让我们在为遇难者默哀的同时,是否也应该为脆弱的生态环境默哀?在给受灾者援助的同时,是否也应审视对自然环境的必要修复?反思下灾难的警示?
  
  五、吉林化工桶流入松花江
  2010年7月28日, 吉林省 永 吉 县 境内发生特大洪水,永吉县经济开发区新亚强化工厂约7000只原料桶被冲入 松花江 中。事件发生后,吉林省迅速采取措施,在松花江沿途设置8道防线进行拦截,以期更有效、彻底地拦截打捞浮桶。截至8月1日16时,吉林省共打捞出6387个原料桶,经8支搜索队伍搜查,还另外发现并锁定684个原料桶,目前没有一只化工原料桶流出吉林省境外。
  另据环保部门连续跟踪监测,至今为止,松花江水质未见异常,符合国家地表水标准。
  点评:又见松花江化工污染危机,随水漂荡的污染源让所有的人提心吊胆了好一阵,值得庆幸的是,这次最终没有造成显而易见的污染,但如何加强工业污染的安全保护,在今后依然不断的考验着人们的神经。
  
  六、环保产业将引来重大发展机遇
  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强化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完善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作用,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企业和全社会节能减排内生动力;加强重点节能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
   据分析,“十二五”期间,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需求将达3万亿元,比“十一五”增加一倍以上,到2015年总产值将达4.5万亿元,将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的节能环保产业。
  点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环保产业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了。也意味着,这么多年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将告于政策性段落,绿色经济将真正走上主导地位。
  
  七、“自然之子”梁从诫离去
  2010年10月28日下午4时,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创始人、被人们称为“自然之子”、 ”、“具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梁从诫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梁启超、梁思成的后代,家学渊源的梁从诫原本是个历史学家,于1994年和朋友一起创办了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从此以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清贫之身全力以赴民间环保事业,在野生动物保护、环境公众听证会、环境公益诉讼、低碳生活倡导等方面贡献突出。
  点评: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曾如此评价他:“宁愿丢一个历史学家,也要多一个‘自然之友’”, 梁先生生前播下的绿色种子,已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追思和缅怀梁先生,就应该追随其言其行所指引的精神之路。
  
  八、“引渤海海水入疆”受热议
  将渤海水引进新疆浇灌戈壁和沙漠以解决西部干旱是痴人说梦还是现实之选?11月5日,全国120名专家齐聚首府,讨论“海水西调”的设想。与会专家认为, “海水西调 引渤入新”事业,将大大加强新疆欧亚大陆桥向西桥头堡的战略地位。该高峰论坛还呼吁各界参与“海水西调”的论证与实施;破解困扰新疆发展的三大问题,即水资源平衡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和油气等矿产资源有效开发问题;着力推进新疆长治久安。
  该论坛上关于“海水西调 引渤入新”的建议引发了社会上的广泛讨论,相当多的人加入了反对的论战队列,从生态、技术、资金等各方面进行了反驳。
  点评:中国的许多官员家、企业家、专家们多有挑战自然、战胜自然的欲望和幻想。孰是孰非?但愿这样一个“设想”能真正走可行性研究和论证,而不是被操纵成如何去实施的讨论。
  
  九、河南六地堆放52万吨铬渣
  据2010年10月份《大河报》:河南省环保厅日前有调查显示,该省有6处堆放了总计52万吨的铬渣。据了解,铬渣中含有致癌物铬酸钙和剧毒物六价铬,这些铬渣堆大多没有防雨、防渗措施,经过几十年的雨水冲淋、渗透,正一天天地成为持久损害地下水和农田的污染扩散源,因此被称为“城市毒瘤”。据悉是上世纪50年代至九十年代一批化工企业兴建生产所遗留。
  铬渣是在生产金属铬和铬盐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渣,是一种毒性较强的危险废物。铬若没被转化成产品固定下来,就会变成离子铬,遇水即溶,很快成为毒性极强的六价铬。中科院院士赵其国表示,这些污染物一旦进入水体或土壤就难以去除,可能会影响几代人。
  点评:经济繁荣发展的背后,你可曾想到如此境况?发展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而不是牺牲大众和子孙后代的利益来换取少数工厂老板的钱袋子和少数官员的GDP政绩!
  
  十、2010天气为十年来最极端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表示,2010年是近十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强度及影响最大的一年,其中全年出现极端降水事件的站次数为近十年来最多。
  陈振林表示,自2010年7月起,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冷持续时间达到5个月,综合强度达到了“拉尼娜”的标准,形成了“拉尼娜”,即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面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现象。历史事件分析表明,“拉尼娜”有利于我国冬季风偏强,导致冬季总体气候偏冷,华北和华南偏干,可能出现阶段性极端低温事件。
  点评:气候问题波及我们每一个人,2010年初以来的大旱、冰雹、冰雹、大暑、大涝、暴雪……让人联想到了《2012》,也许归根到底就是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变化。
发表于 2011-1-24 12: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虚大师再次亮剑!先睹为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4: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神剑的眼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4 15: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虚总啥时候弄个小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4 17: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虚楼主发表于 2011-1-23 23:58  只看该作者
李楼主发表于 2011-1-24 12:35  只看该作者
----------------------------------------------------------
12小时过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0: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楼 的帖子

写不来,费脑。还是中短篇的速成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21: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紫金矿业工业废水泄漏
  2010年7月3日,紫金矿业集团所属资金山铜矿湿法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9100立方米的废水顺着排洪涵洞流入汀江,造成汀江重大水污染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约为3187.71万元。然而,紫金矿业将这一污染事故隐瞒了9天才公众于世。
  对此,福建省环保厅开出了956.313万元的罚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处罚数额最高的一次环境执法行动,甚至被誉为“我国环境执法的里程碑”。 但与此同时,紫金矿业“被罚款”的信息披露后,该股高开后迅速被封住涨停。
  点评:灾难的掩盖与公众的知情权、污染的监管与权力的保护、环境代价与经济罚款等博弈,在此重大污染事故中得到了赤裸裸的呈现,表明了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下,中国环境保护任务的任重道远。
点评:罚款之轻微,使污染企业缺乏向绿色经济转型的迫动力,也凸显了环保的弱势。环保的弱势在于从上至下对环保的曲解和不关注。真正的环保,能够产生效益。
人是谈不上保护环境的,与其称是环保,不如说是自保。天朝人民关心无意义的辫子戏和泡沫,多于关心自保。几十年来的教育只知道要小孩“完成任务”,从来就缺了一课——对自己家园的爱和守护。


二、 气候谈判天津会议
  2010年10月4日至9日,联合国今年第四次气候变化谈判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AWG-LCA)第12次会议和《京都议定书》附件一国家继续减排承诺特设工作组(AWG-KP)第14次会议在天津举行。这也是中国政府第一次承办联合国框架下的气候变化正式谈判会议,会议在天津市梅江会展中心举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我国政府承办此次会议的目的是维护公约、议定书的谈判主渠道地位,按照巴厘路线图推动双轨谈判进程,为年底的坎昆会议取得全面、平衡的积极成果做出贡献。
  点评: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但归根结底还是发展的问题、技术竞争力的问题,背后是巨大的商业和政治利益在驱动。
点评:任何国家最重要和最根本的问题,是资源和环境,两者唇亡齿寒。资源少了,环境也好不了,因为资源变成了废物。协调好资源和环境才是根本,某些国家抓住CO2作文章,无非是舍本逐末,回避资源匮乏、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关键问题,以达到某些目的。继续模仿西方的掠夺和消费享乐主义是行不通的,因为没有第二个人傻资源多的国家可以作为掠夺扩张对象。如潘岳部长所说,恢复丢失的“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用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和资源环境共赢的思维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投机取巧,才是正道。


  四、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
  2010年8月7日23时30分左右,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暴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山洪泥石流灾害。截至2010年10月11日,遇难1501人,失踪264人。泥石流冲击下的舟曲,2.4平方公里土地受灾,大量城乡居民住房毁损,波及2.6万百姓,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陷于瘫痪,白龙江河道严重堵塞,堰塞湖致使大片城区长时间被水淹,造成严重损失。
  专家调研后发现,由于乱砍乱伐和毁林开荒之风的盛行,舟曲周围的山体几乎全变成了光秃秃的荒山,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遭到超限度破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又遇突如其来的强降雨,导致较严重的泥石流发生。
  点评:频发的地质灾害摆脱不了“人祸”的影子,让我们在为遇难者默哀的同时,是否也应该为脆弱的生态环境默哀?在给受灾者援助的同时,是否也应审视对自然环境的必要修复?反思下灾难的警示?
点评:看GOOGLE EARTH天朝疆域上的大片黄色和周边绿色的对比,容易看出是“天灾”还是人祸

六、环保产业将引来重大发展机遇
  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强化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完善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作用,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企业和全社会节能减排内生动力;加强重点节能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
   据分析,“十二五”期间,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需求将达3万亿元,比“十一五”增加一倍以上,到2015年总产值将达4.5万亿元,将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的节能环保产业。
  点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环保产业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了。也意味着,这么多年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将告于政策性段落,绿色经济将真正走上主导地位。
点评:环保产业出来了,不过也日趋商业化。由于急功近利,照搬国外技术或因循守旧,技术的提高不明显,有时候还倒退了。以下工为主的现况(以污染指标达标“技术”为主),离绿色经济走向主导地位还差得不是一星半点。下工技术难度不算大,但却难治好,就算指标都达标。


八、点评:现在缺的,是更多的“不可行性报告”;然而对于蹩脚的科幻小说,实没有写报告的必要。
不想以最坏的恶意揣测某些天朝人,但最坏的恶意、最大的愚昧用于某些砖家恰如其分。米国人要资源,不在乎无用的货币,对外发行国债;在生态环境已千疮百孔的北中原,砖家们为了钱,不惜败坏财富的真正供给者——自然资源,历史无数次说明,它们的主子也不可能相信这样愚蠢的货色。
想起一句话:为恶必灭,为恶不灭,祖先有余德,德尽必灭。天朝能够发展,不是什么消费主义的驱动,而是祖先没有将资源破坏殆尽。而今之徒,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猎取资源唯恐不足,却不关心砍伐后的树木重新育种。

[ 本帖最后由 dxantrai 于 2011-1-25 21:3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09: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碳排放问题,其实大家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其实碳照样排,地球末日照样来不了,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在引导市场,除政治目的外,为卖碳排放技术做宣传。为将来占领我国此部分市场做储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17: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球末日自然来不了

只是人类的末日,届时,地球将迎来新的时代。
比起资源短缺/环境破坏,碳不是最重要的问题。良好的生态系统具备缓冲能力,正是生态系统的破坏引起CO2的升高,而不是CO2的升高引起环境破坏。
关键是粗放式生产过程中,排CO2的同时造成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环境调节能力的弱化,而不是碳本身。
发达国家为何舍本逐末,应该是司马昭之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1 14: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事件的背后说明环保的路还很曲折,很漫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2 00: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人类的末日有道理,人类正在创造一个不适应自己生存的世界,到时候生存适应能力极强的耗子就是主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水网 ( 京ICP证060073号 )

GMT+8, 2025-2-1 20:39 , Processed in 0.04882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