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网论坛——水行业专业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升级认证会员得金币 水网论坛管理规则!水网论坛资料大共享(免金币)
新手报到,送金币!如何在论坛获得积分! 论坛功能使用指南!
查看: 8265|回复: 18

欢迎垃圾渗滤液处理或其它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朋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4-6 17: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正从事垃圾渗滤液处理工作,希望结交垃圾渗滤液处理或其它污水处理方面朋友,共同探讨垃圾渗滤液处理新工艺组合、新技术,以达交流知识共同进步!为环境建设做贡献!
    Email:yejingtao@sina.com
发表于 2003-4-7 23: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志同道合,具体的?
   
发表于 2003-4-9 19: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负责任!不来了?
    生活垃圾吗?国内有这方面的市场吗?
发表于 2003-4-11 21: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啊!
      现在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似乎是个热点,很多水都已经形成了多中成熟工艺,但是这种水却至今还没有成熟的工艺能使达标。
      大家讨论的垃圾渗滤液的浓度一般多大的?好象很多种,我觉得比较主流的是
      COD:20000mg/L~50000mg/L,
      NH3-N:2000mg/L.
      很不好处理的哦向这么高。
   
      有听说用SBR+UASB的,但是这种COD浓度一般仅约上列的十分之一。
      也有说生化后再深度处理用反渗透的,但是运行费用惊人。
      也有说用高级氧化技术做预处理在加生化的,例如Fenton法或类似原理的,但是氧化剂的运行费用也挺惊人,而且氧化剂的遗留对生化也有影响。
      也有用吹脱除氨氮的,但是又说这中方法只是把污染物是从水中转移到空气中,不是好方法。
   
       希望大家有好的工艺出现交流。
   
发表于 2003-5-22 21: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用反渗透!!!
 楼主| 发表于 2003-5-23 12: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都上不来,这非典闹的!
    关于渗滤液水质,分不同时期各不相同,填埋场早期渗滤液中有机含量大,COD高的可达4-5万,BOD/COD较大,生化性强,NH4-N浓度不高;中期封场后,COD约3000,BOD/COD<=0.2,难生化降解比例大,可生化性差,NH4-N浓度高,约800;典型的垃圾渗滤液水质:cod3500,BOD800,NH4-N800.常规的生化处理工艺难于满足设计要求,出水受气温变化影响大,尤其是硝化反硝化除氮在低温环境下不能进行.同时难降解成份重,是必造成工艺繁杂技术设备费用高额.处理水费用和具体方法取决于出水水质要求
    楼上的朋友,能否具体谈谈你所采用的反渗透工艺,工程实例
发表于 2003-5-30 14: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结合MBR工艺来处理垃圾渗沥液啊。使用MBR工艺可大大提高生化效果。微生物浓度可增加2-3倍,生化效率提高10-30%;可省去二沉池,污泥浓缩与消毒池;排泥周期长;建议可以选用聚丙烯超滤膜片。该材质耐强酸强碱。适合条件恶劣的工作环境运行。
   
 楼主| 发表于 2003-6-3 15: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朋友,能否谈谈具体的工艺、
    提供典型的工程实例。
发表于 2003-6-3 20: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兄
    垃圾渗滤水在国内有实例吗?
发表于 2003-6-4 10: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有了,我现在手上都有一个项目在跟进呢,不过现在是中试!
    工艺是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的:
     调节池→预处理池1→预处理池2→气浮池1→出水池1→内灌系统→
      ↓
    生化处理池→沉淀池→出水池2→气浮池2→出水池3→过滤系统
   
    (20微米过滤\1微米过滤\超滤)→电化学反应器→外排→
   
    建议:在生化处理池内加MBR膜片省却沉淀池减少土建和占地费用.电化学反应器不只有没有进水要求,应该放在过滤系统前面.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不同意见请指教.联系Q79668604
   
发表于 2003-6-4 17: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正在做研究,效果还可以,联系我zoudl8502609@163.com
发表于 2003-6-5 12: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国外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厌氧+好氧的生化处理技术,且已经很成熟了. 该反应工艺只是一次性投资费较高.
    一般垃圾场的渗滤液可生化性都较好,设计中先测试一下污水的生化可降解性可预计系统完成后的出水COD浓度,达到国家三级排放标准(COD<400mg/L)应该不成问题. 厌氧系统的可承受进水浓度能达到目100,000mg/L 以上!
发表于 2003-6-6 09: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朋友说厌氧+好氧的生化处理技术,在国外也许是成熟的,但是,照搬到国内来就不见得可行了~且不说国内的设计施工经验,单讲国内垃圾的组份就比国外复杂.国内垃圾是混合型的。并没有进行任何的分类.所以不应该生搬硬套过来。要想照搬,还应让国人把垃圾分类的工作组好,国人目前的素质,包括国内的环保设施、条件都还无法达到.
发表于 2003-6-7 08: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正在作着方面的研究,正在寻找最优工艺,特别是实用方面的,
    有空一起聊聊,21042088 monkeyhou100281@sohu.com
发表于 2003-6-8 22: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经搞过北京某添埋场的渗滤液的混凝预处理试验。
    一般来讲,不同地区及不同的添埋场及在不同的时期的渗滤液的水质指标会相差很大,应该分别对待。我建议应该混凝预处理-氨吹脱-生化。生化时要充分考虑到BOD/COD及重金属的影响。
   
    欢迎朋友们与我交流。yewujishubu@163.com
    0311-781853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水网 ( 京ICP证060073号 )

GMT+8, 2025-2-2 06:54 , Processed in 0.05068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