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网论坛——水行业专业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升级认证会员得金币 水网论坛管理规则!水网论坛资料大共享(免金币)
新手报到,送金币!如何在论坛获得积分! 论坛功能使用指南!
查看: 1527|回复: 1

环保部启动贸易环境逆差核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7 15: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把污染留在国内,把清洁送给了国外,而发达国家一边享受着我国廉价绿色的产品,一边对中国的环境问题指手画脚,中国对世界进行了多少的“污染补贴”,以及如何去衡量这个补贴以及争取对等的环境权益,在全球环境一体化的今天,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在采取一定的措施,对此进行研究。 

  当我国成为出口贸易大国后,到底付出了多少环境代价?环保部意图通过定量研究给出回答。
  一项《我国出口贸易的环境逆差影响评价》课题于7月中旬在环保部正式启动。该课题通过评价贸易活动中的环境代价,定量分析我国出口贸易过程中环境逆差的影响。
  因此,该课题结论有望对未来进出口外贸政策、投资等贸易环节与环境外交政策等奠定技术基础。按规划,该课题于今年年底完成年度分析报告,其中主要针对重点产品与行业进行专门研究,提出核算结果。
  把脉出口贸易环境代价
  “简单来说,出口与进口产品带来的环境代价两者间的差异叫环境逆差。”该课题负责人、环保部环境规划院专家於方对记者解释。
  如果对外贸易对本地的资源环境状况有所改善、产生正面影响,则是资源环境顺差;反之则为环境“逆差”。
  “出口带走了多少环境容量,进口又带进了多少环境容量。”环保部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夏光向记者解释。
  这些进出口产品对本地资源环境影响理论上可以进行定量平衡核算。
  “我们目前只核算出口部分的环境代价。”课题组成员、环保部规划院刘兰翠博士表示,由于进口部分计算量比较大,考虑到本项目的人力、物力与课题时间要求,前期课题范围缩小到“出口”部分,即初始目标先定位于出口贸易的环境代价研究,并针对典型污染产品与大宗类出口行业进行重点剖析研究。
  为了便于操作与核算,课题组把环境代价范围锁定在几个主要指标上,如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即出口对这些污染物排放量造成的影响。
  如果出口贸易中的环境代价得出量化数据,不仅可以为贸易结构调整政策建立技术基础与依据,也“将为商务部的外交谈判提供技术支持。”课题启动会上,商务部欧洲司参赞韩兵表示。
  鉴于核算环境逆差带来的政策意义,该项目启动会上引来包括商务部等相关政府与学者关注,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为了体现国际视野与前瞻性,应增加碳排放的研究。”商务部欧洲司刘军主任与多位参会者建议,即除上述主要污染物指标,在出口环境考量中要加入“出口造成的碳与汞排放影响”。
  “鉴于气候变化成为国际重点话题,及碳交易等国际市场活跃,这点应该纳入研究中。”国内较早研究贸易环境逆差问题、环保部WTO环境与贸易工作领导小组专家沈晓悦对记者分析。
  建议扩大研究范围还不是少数专家。商务部研究院欧洲部主任李钢建议,课题组应对外商投资过程中的环境逆差问题进行研究。
  “国外投资展现了一个产业转移的过程,这里面可能存在环境代价的转移。”沈晓悦对记者分析,如果这个能核算出结果,可为外贸政策调整提供基础。
  还有一些更细节的操作问题被参加当日启动会的官员提到。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处长施发启建议课题组专家,“研究过程中应在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找到平衡点”。同时,作为统计职能部门,他也提醒课题组注意更多实际操作问题,如由于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还在编制过程中,所以目前的研究只能利用2005年的投入—产出表,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变化较大,2005年投入—产出表与目前实际情况存在一些差别。
  “我们将借鉴各方建议,再进一步讨论后,确定最终的研究内容与范围、技术手段。”於方表示。
  核算难题
  像核算绿色GDP一样,经济活动带给环境的影响到底如何,对其进行量化,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统计口径不一样,核算不一样准确。”沈晓悦分析,如“出口”按其产品的价值量与货币量统计,但污染是一个过程,“静态”的产品不能完全反映“动态”污染过程,即按产品量的多少无法全面反映生产这个产品的污染量。
  相对这些技术难题,环境代价核算还面临着核算范围难题。
  针对课题组只核算“出口”部分,暂时搁置“进口”部分核算,潘家华给出了原因:“在进口贸易方面,国外分行业、分地区贸易数据获得存在一定难度。”
  但完整意义的环境“逆差”是进出口之间的差,显然,课题组未来仍要解决这一难题。
  “外商投资很难量化,因为有些投资是间接的。”沈晓悦分析,很难把围绕进出口的“贸易”都纳入研究范围。
  另外,还有一个“范围”难题:影响环境的核算指标没法全部覆盖。即环境作为一个空间广泛的空间领域,有多种生态要素组成,而造成环境问题的污染物也是种类繁多。如果各种污染物都纳入核算中,显然是一个很庞大的工作量。
  “任何环境经济核算都不可能是完全准确与全面的,只能先行探索。”环保部规划院总工王金南对记者表示。
  尽管核算还有诸多难点,但已有专家进行了先期尝试。据本报获悉,上述环保部WTO环境与贸易工作领导小组与国务院研究中心专家,已分别核算出了“十五”期间的环境“逆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地区司牵头的课题组计算结果是:我国“十五”期间SO污染物排放量中,如果忽略生产结构与贸易结构的差异性,我国“十五”期间每年对外贸易造成的SO2“逆差”约为150万吨占我国每年SO2排放总量的近6%。
  沈晓悦所在的课题组核算结论是,在“十五”期间,我国SO2高、中污染行业产品的出口约占总出口额的40%,而COD高、中污染行业产品的出口占总出口额的44%。
  “真正准确的定量很难,更多是定性,为宏观决策提供解决思路。”沈表示,核算环境“逆差”的提出,在于提醒决策者在制定我国外贸、经济增长政策时,要加入环保“阀门”。 记者 王世玲
发表于 2008-9-17 16: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环保系统这帮官僚,养他们还不如养猪。

不致力于消除国内的污染,开始把污染的矛盾转移到国外,企图混淆视听,转移民众的情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水网 ( 京ICP证060073号 )

GMT+8, 2025-2-2 08:01 , Processed in 0.0608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