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网论坛——水行业专业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升级认证会员得金币 水网论坛管理规则!水网论坛资料大共享(免金币)
新手报到,送金币!如何在论坛获得积分! 论坛功能使用指南!
查看: 1770|回复: 1

本人环保主义之散论道德经(原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9 20: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拟作为序
有人问:“人类污染环境的物质,不就是来自于自然界本身么?”
问题提得肤浅,但引申开来,却很有意思。
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社会越无序,天道和人道相差越大。
一部道德经,与其披上“玄而又玄”的宗教外衣,不如说是如何使人道更接近于天道的哲学经典。
意思是:天道的行事方式是,减少多余的,去补充不足的,因此,能够均衡、协调;而人之道,对不足者依旧拼命剥削,去奉养有余者,故而动乱纷纷,少见安宁祥和。
君不见:造化对万物一视同仁,皆有阳光、空气和水为其滋养,有使之生存的食物,也有天敌,一令他们不至于泛滥过度,二令他们的个体更为坚强勇健。人畜废物并非毫无用处的垃圾,经微生物转化后,成为滋养土壤的肥料,供植物生长。清风拂过,水草摇曳多姿,土壤中的氮磷钾令它们更生机勃发;淤泥粪便全然不是垃圾,有浮游动物消灭它们;鱼类畅快翱翔,以水草、浮游生物等为食。
没有什么东西是多余的,也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足的。靠阳光供给的能量,持续稳定运转,万类霜天竟自由。
当人类将水葫芦移种之后,没有了它们与生俱来的天敌,有了利于它们繁衍的“富营养”水,于是横霸河道,遮天蔽日。如今,美丽的“凤眼莲”恶名昭著,人们欲除之而后快。但这都是它的错吗?人类也如水葫芦一般,数量难以遏制地增长,难道人类就是自然界尊贵无双的物种,享有远远超出其他物种的权利?人类的个体,千万的平民,真的感受到了现代文明带来的尊严和高贵吗?或者是相反?
不去修葺房屋,拆东墙就能补西墙?道理三岁小儿都明白,但现代人总是做这样的事情:人住河边,垃圾投河;河污染了,用湖稀释;湖污染了,引江水;垃圾没处堆了,投海……将一席席或秀美或雄浑、活力四溢的水体,变成了污秽、难看、无用、发臭的死水。
有限的资源,不可能供给无限制的索取。于是只有挖掘储存的能量——原油和煤,但这种挖掘之后,却是更贪婪的挖掘。——人能够扔弃“有余”,但这些“有余”无法补充“不足”,只能用更多的资源去补偿这一缺憾,因此又造成了更多的“不足”。人之道,看似“有余”甚多,实则多为“不足”。
人道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比天道低了太多。然而,很少有人思考稍微提高一下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无谓的浪费;只知道如何向已经“不足”的大自然索取。
现代的人类之道拍马也比不上天道,究竟是何原因?
是因为现代人对大自然规律所知甚少。并非没有办法了解,而是自以为尊贵(实则渺小),不肯去了解。


先贤从造化之道中,领悟到了应当遵循的天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天道本无定则,更不需要套公式。
人也是天地所生所养,为何行事乖僻,和天之道相差甚远?
这一问题可以有多种解释。
其一是,人道逐渐恢复其纯朴、本真的面目,能够更加接近天道。这是最乐观的解释。
其二是,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初生-生长-壮大-衰老-灭亡”的过程,这是小宇宙熵增大的必然结果,人类这个种族也不例外。
现代人类已步入了“多智而体衰”的老年期。科技发达了,于是不少办公室人士躲在空调房里不出门,骨脆肤柔;水库修好了,淮河渔民却没有适合饮用的水;现代病、富贵病层出不穷,看来是营养太多消化不了。现代人利用小智无限制地向自然索取,却从来未真正考虑如何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对这种“智”,老子是鄙夷的,指出绝学应当摒弃这类小聪明。
其三是,自然界的设计虽然精巧,但并非完美无缺。(待续)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6-10 12: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嗯,传统文化就是讲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理解的程度也很大不同。
对于环境而言,无疑是很环保的。

把文章的版面排得规则点看起来会更好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水网 ( 京ICP证060073号 )

GMT+8, 2025-2-2 08:31 , Processed in 0.04828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