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网论坛——水行业专业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升级认证会员得金币 水网论坛管理规则!水网论坛资料大共享(免金币)
新手报到,送金币!如何在论坛获得积分! 论坛功能使用指南!
查看: 12166|回复: 19

高效混凝沉淀技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1 13: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代高效混凝沉淀技术:
    管式微涡混合器(或撞击流立管串联式)+微涡折板絮凝+高效复合斜板(矩形斜管)沉淀
   
发表于 2010-1-20 12: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理解:就是“管式混合器+折板絮凝池+斜管沉淀池”,没多大新意。
发表于 2010-1-25 10: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叽哩呱啦 于 2010-1-20 12:48 发表
我的理解:就是“管式混合器+折板絮凝池+斜管沉淀池”,没多大新意。

1111111111111111111111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x
发表于 2010-1-25 10: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梦岩 于 2010-1-25 10:48 发表

11111111111111111111111

样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x
发表于 2010-1-28 21: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VEOLIA的高密采用的是外循环砂,其实跟Degremont的污泥回流是一个目的,不同的只是介质而已。
这种充分利用接触絮凝活性的工艺确实很棒。
只是现在国内一些设备厂商,总是把“管式混合器+折板絮凝池+斜管沉淀池”拿出来忽悠人,动不动就冠以什么高密度、高效率、迷宫之类的,有时候看着真是着急。
发表于 2010-1-28 21: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Veolia的泥沙分离装置,个人认为其实就是化工行业应用很广泛的旋流除砂器,来完成砂的回收。
发表于 2010-1-30 18: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应版主要求,我将以上资料翻为中文供大家参考,翻译水平有限,大家多指教。先是第一个附件densadeg_4D.pdf 的译文:

用于CSO/SSO处理的DensaDeg® 4D高密度澄清池
得利满公司,苏伊士水务集团
关键词:凝聚;絮凝;斜管沉淀;物化处理;雨水
注:CSO:combined sewer overflows,合流制污水溢流;SSO:sanitary sewer overflows,生活污水溢流。
1 在一个紧凑单元中实现四种功能
1.1雨水处理的工艺
雨水处理一般需要设备具有较高效能以快速的达到满负荷运行,而且该设备必须对进水流量的变化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即便在峰值流量下仍然能够稳定运行。DensaDeg® 4D高密度澄清池便很好的满足了上述要求。
DensaDeg® 4D澄清池在一体化的紧凑单元中具有四种主要的净化功能:
⑴ 去除砂粒
⑵ 去除油脂
⑶ 整体化的凝聚絮凝单元加以斜管沉淀
⑷ 污泥稠化及浓缩
1.2 流速高,生态印迹小
对雨水进行高速物化处理的过程中,沉淀区水流的上升速率超过60gpm/ft2。
1.3 SS和BOD5的去除效果(见图)
2 工艺流程
1区:砂粒去除/凝聚。原水进入气体混合区,分离砂粒并加入一种凝聚剂。通过气体混合作用,凝聚剂分散在原水中。
2区:絮凝,第一步。待处理水接下来进入2区,通过一台轴流涡轮的剧烈搅拌使其在反应器内循环流动。絮凝剂在该区投加并与外部循环系统回流的稠化污泥混合。回流污泥加快了絮凝过程,并保证形成粗大、密实且均匀的絮体颗粒。
3区:絮凝,第二步。向沉淀区的过渡在该区完成。絮凝反应在该区通过推流作用继续进行,浮渣与油脂开始分离出去。
4区:油脂与浮渣的去除。油脂与浮渣收集水的表层,通过刮油器除去。
5区和6区:预沉降及斜管沉淀。絮凝后的水进入预沉区,大部分的悬浮物在该区直接与水分离。接下来是斜管沉淀,去除残留的絮体颗粒。清水通过斜管上方的集水槽收集。
7区:污泥稠化与浓缩。沉淀污泥在7区逐渐浓缩,部分回流,剩余的浓缩排出加以处置。
3 DensaDeg® 4D澄清池的优点
1 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紧凑型设计;
2 通过优化可以达到较高的去除效果;
3 设备启动快,并且通过浓缩污泥的外部回流使设备对各种负荷均有良好的适应性;
4 出水水质好,较低的SS、COD和BOD5,SS去除率一般在85%以上;
5 具有污泥浓缩功能,无需额外的浓缩装置;
6 进水流量较高,如雨水洪峰时,可稳定运行
7 DensaDeg® 4D澄清池是由原来的DensaDeg澄清池设计而来的,而后者已广泛用于初沉及三级处理;
8 全自动控制系统,启动、停止、污泥排放等自动控制;
9 根据水量、水质自动加药,运行成本低;
10 在进入澄清池之前应对原水进行筛网过滤;
11 系统使用污泥回流,无需投加细砂等载体物质。
发表于 2010-1-30 18: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附件 Densadeg_12.27.tp.pdf的译文。两个文件都已经翻完了,如果有什么问题请大家留言。花了不少时间去做,请两位版主嘉奖,顺便问一下,我的积分怎么变少了(原来是九十多),我也没下载东东啊。

DensaDeg高速澄清浓缩池
    DensaDeg高速澄清池的所有功能集中在两个紧密相连的容器中,通过优化混凝,污泥内外部循环和管式沉淀达到最大的水力负荷和处理效率。污泥的部分回流降低了废污泥的排出量,并且使得沉淀速度加快,强化了处理效果。
    由于其同时具有澄清和污泥浓缩的功能,DensaDeg特别适用于那些污泥排量过大或用地面积有限的处理厂。
DensaDeg的功效具有实际意义
    1、经济性。整体化的设计使其占用的空间较传统澄清池少一半;
    2、流程加快。污泥的内外部循环及高效的污泥浓缩降低了启动时间,提高了处理速率;
    3、出水水质好。污泥循环和高效浓缩优化了处理效果;
    4、最佳的絮凝效果。通过颗粒间的剧烈碰撞稳定了絮凝效果;
    5、运行成本低。根据水量、水质情况自动控制启动、关闭、计量、排泥;
    6、降低了排出污泥的体积。浓缩后污泥非常密实,便于处置与储存;
    7、适应性强,处理效果稳定。原水的水质水量变化时,可通过水力负荷调节稳定运行;
    8、使用寿命长。无需投加载体颗粒(如砂),避免了对泵、混合器或刮刀的磨损。
工艺流程
    1、在反应区,进水与凝聚剂混合反应,生成的颗粒预沉降/浓缩,通过导流管上升,在一个专门设计的涡轮搅拌器作用下引发絮凝反应。随着混合颗粒的沉淀,密度增加。水流在反应器内部循环流动的速率是进水速率的10倍,保证了所用的絮凝剂可达到最佳的絮凝效果。
    2、污泥通过潜堰进入预沉/浓缩区,通过重力沉淀,固体颗粒沉积在池底与水分离。加以刮刀的慢速收集作用,沉积污泥得以进一步浓缩。该过程保证了颗粒的均一性,更好的释放出其中的水份。浓缩污泥定期的从池底排出,通常情况下被直接泵入机械脱水装置中。
    3、澄清区内,清液经斜管向上流动,在使用金属盐混凝剂的工艺中水流的上升速率可达10gpm/ft2,在有石灰加入的工艺中该值要高一些,而在CSO/SSO处理过程中该值最高可达50gpm/ft2。清水通过斜管上方的集水槽均匀收集。
DensaDeg高速澄清池的广泛应用
    1、石灰软化
    2、地表水净化
    3、混合澄清与软化
    4、强化废水初沉处理
    5、废水三级处理(除磷)
    6、处理雨季时的溢流量(CSO、SSO、雨水)
    7、过滤器或膜的反冲洗水的处理
发表于 2010-1-30 18: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得利满是苏伊士水务的子公司,还有OTV-Kruger(威立雅的子公司)开发了一个Actiflo澄清池,也是第三代澄清池的典型代表,现在这两家跨国公司在大陆已经开发了不少市场?
发表于 2010-1-30 18: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160000吨/日水处理项目设计






设   计:

校   核:

审   核:





  目    录

第一章  概述        1
1.1、总则        1
1.2、方案说明        1
第二章  方案基础        2
2.1、设计依据        2
2.2、设计原则        2
2.3、项目范围        3
2.4、设计进水水量        3
2.5、设计进水水质        3
2.6、设计出水水质        3
第三章  工艺设计        4
3.1、处理方案选择        4
3.2、工艺选择        4
3.2.1 高效沉淀池        4
3.3、原则流程        6
3.4、工艺说明        6
第四章  工艺单元设计        7
4.1、主要工艺构(建)筑物、处理设备        7
4.1.1 前混凝池        7
4.1.2 高效沉淀池        7
4.1.3 加药系统        9
4.1.4 石灰投加系统        11
4.1.5硫酸投加系统        11
4.1.6消毒系统        11
4.2、管材及防腐、防渗措施        11
4.2.1 管材        11
4.2.2 防腐措施        12
第五章  电气设计        13
5.1、设计依据        13
5.2、设计范围        13
5.3、电动装置控制要求        13
第六章  自动化系统及仪表        14
6.1、设计依据        14
6.2、防雷、接地        14
6.3、自控要求        14
第七章  建筑结构设计        15
7.1、设计依据        15
7.2、建筑装修        15
7.3、抗震等级        15
7.4、耐火等级        15
7.5、地基处理        15
第八章  环境保护、节能与劳动卫生        16
8.1、环境保护        16
8.2、节能措施        16
8.3、劳动安全卫生措施        16
第十章  运行成本分析        18
第九章        设备(构筑物)材料        19
第十一章  质量及售后服务承诺        21

第一章  概述
1.1、总则
    本方案是根据提供的资料要求,拟建规模为160000T/d水处理工程,并且按照该项目的特点及基本要求编制的水处理技术方案。如获得用户的认可,我们将组织技术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设计,为用户决策提供参考资料。我们有信心、有能力通过工程实施和系统的运营管理,使处理后水质达到用户的要求,并争取创建优质示范工程。此外,我们将提供完善的技术服务,为用户培训操作管理人员,并实施系统的、长期的售后服务。
1.2、方案说明
    本方案书适用于甘肃酒泉160000吨/日水处理项目的设计。技术方案中提出了该系统工艺、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及供货范围。本技术方案书提出的技术要求,在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条文的基础上,对有关的技术细节进行了相应的描述。










第二章  方案基础
2.1、设计依据
(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JB/T2932-1999);
(3)《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4)《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
(5)《城镇给水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50—92.4);
(6)《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7)《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
(8)《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
(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10)《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093-2002);
(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12)建设方提供的原始水质、水量等基础资料。
2.2、设计原则
1、本设计方案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水处理首先必须确保各项出水水质指标均符合投资方的标准要求。
2、针对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采用简单、成熟、稳定、实用、经济合理的处理工艺,以达到节省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的目的。
3、平面布置应合理紧凑,减少占地面积。
4、处理系统运行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调节余地,以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
5、管理、运行、维修方便,尽量考虑操作自动化,减少操作劳动强度。设备选型采用通用产品,选购的产品在国内应是技术先进、质量保证、性能稳定可靠、工作效率高、管理方便、维修维护工作量少、价格适中及售后服务好的产品。
6、在保证处理高效率的同时工程设计紧凑合理、节省工程费用、减少占地面积,尽量降低运行费用。
7、设计美观、布局合理、降低噪声及合理处置固体废弃物。
2.3、项目范围
1、本技术方案设计范围包括原水进入高效沉淀池出水1米范围内部分的工艺、电气及设备等。
2、在此,不考虑地基的特殊处理。
3、本项目提供系统成套设备的安装、调试及操作人员培训等服务。
2.4、设计进水水量
根据提供的资料,高效沉淀池处理水量为160000吨/日。
2.5、设计进水水质
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原水SS≤ 300mg/L。
2.6、设计出水水质
高效沉淀池出水SS≤10mg/L。





第三章  工艺设计
3.1、处理方案选择
    根据提供的资料要求,本方案对进入高效沉淀池至出水部分进行设计。
3.2、工艺选择
3.2.1 高效沉淀池
高效沉淀池,是一种高速一体式沉淀/浓缩池,其工艺基于以下五个技术特点:
●独特的一体化反应区设计;
●反应区到沉淀区较低的流速变化;
●沉淀区到反应区的污泥循环;
●采用有机絮凝剂;
●采用斜管沉淀布置。
由以上机理决定了高效沉淀池具有的优点为:污泥循环提高了进泥的絮凝能力,使絮状物更均匀密实;斜管布置提高了沉淀效果,具有较高的沉淀速度,可达20 m/h;澄清水质量较高;对进水波动不敏感,并可承受较大范围的流量变化。
高效沉淀池主要由混合单元、反应区、沉淀/浓缩区以及斜管分离区组成。
混合单元
采用快速混合池,通过快速搅拌机将投加的絮凝剂进行快速混合,絮凝剂采用聚合氯化铝(PAC)。
反应区
反应池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快速混凝搅拌反应池,另一个是慢速混凝推流式反应池。
快速混凝搅拌反应池:将原水(通常已经过预混凝)引入到反应池底板的中央。一个叶轮位于中心稳流型的圆筒内。该叶轮的作用是使反应池内水流均匀混合,并为絮凝和聚合电解质的分配提供所需的动能量。
在该区加入适量的助凝剂,采用叶轮搅拌机进行均匀搅拌,同时通过污泥循环以达到最佳的固体浓度。助凝剂根据水质情况确定,一般采用PAM。
为保持反应池中悬浮絮状或晶状固体颗粒的浓度在最佳状态,通过调整来自污泥浓缩区的浓缩污泥的外部再循环系统使池中污泥浓度得以保障。
慢速混凝推流式反应池:其作用就是产生扫粒絮凝,以获得较大的絮状物,达到沉淀区内的快速沉淀。
因此,整个反应池可获得大量高密度、均质的矾花,以达到最初设计的要求。沉淀区的速度应比其他系统的速度快得多,以获得高密度矾花。
沉淀浓缩区
矾花慢速地从一个大的沉淀区进入到澄清区,这样可避免损坏矾花或产生旋涡,确使大量的悬浮固体颗粒在该区均匀沉积。
矾花在澄清池下部汇集成污泥并浓缩。浓缩区分为两层:一层位于排泥斗上部,一层位于其下部。
上层为再循环污泥的浓缩。污泥在这层的停留时间为几小时。然后排入到排泥斗内。部分浓缩污泥自浓缩区用污泥泵排出,循环至反应池入口。
下层为收集大量剩余浓缩污泥的地方。浓缩污泥的浓度至少为120g/l(澄清工艺)。采用污泥泵从泥斗的底部抽出剩余污泥,送至污泥脱水间或现有的可接纳高浓度泥水的排水管网或排污管、渠等。
污泥浓缩区设有超声位泥位控制开关,用来控制污泥泵的运行,保证浓缩污泥层在所控制的范围内,并保证浓缩池的正常工作。
斜管分离区
采用逆流式斜管沉淀区将剩余的矾花沉淀。通过固定在清水收集槽下侧的纵向板进行水力分布。
澄清水由一个集水槽系统回收。絮凝物堆积在澄清池的下部,形成的污泥也在这部分区域浓缩。
通过刮泥机将污泥收集起来,进入污泥浓缩区的泥斗中。
工作原理
在混合反应区内靠搅拌器的提升作用完成泥渣、药剂、原水的快速凝聚反应,然后经叶轮提升至推流反应区进行慢速絮凝反应,以结成较大的絮凝体,再进入斜管沉淀区进行分离。澄清水通过集水槽收集进入后续处理构筑物,沉淀物通过刮泥机刮到泥斗中,经容积式循环泵提升将部分污泥送至反应池进水管,剩余污泥排放。
3.3、原则流程
工艺流程如下
               PAC         PAM




            



          说明:流程图中虚线框内不在我方设计范围内
3.4、工艺说明
原水(提升)自流进入高效沉淀池,在高效沉淀池前的混凝反应池投加PAC,经充分混合后的混合液进入高效沉淀池进行絮凝及澄清。高效沉淀池的污泥送入污水厂污泥处理系统,本方案中不作考虑。

第四章  工艺单元设计
4.1、主要工艺构(建)筑物、处理设备
4.1.1 前混凝池
在进入高效沉淀池之前,原水流至前混凝池进行混凝反应。
前混凝池为矩形构筑物,内设快速搅拌机,用于进水混凝剂的快速混合反应。投加混凝剂可以混凝污水中悬浮固体和油,使废水中胶体状杂质脱稳形成细小的矾花,为后续絮凝反应提供有利的条件。污水混凝后由手动调节溢流堰进行分配,以重力流方式进入相应的高效沉淀池进行絮凝沉淀。
主要设计参数及设备:
前混凝池:
混合时间2min 池体有效容积55.6m3,有效水深3.6 m 平面尺寸4.0×4.0m  钢筋混凝土结构  4座
设备配置:
快速搅拌器:4台 Q
电机功率5.5kw  桨叶直径:1.192m  
4.1.2 高效沉淀池
4.1.2.1絮凝反应池
工作原理:反应池是工艺的根本特色。理化反应,如晶质的沉淀-絮凝或其它特殊类型的沉淀反应均在该池中发生。反应池分两部分,每部分的絮凝能量有所差别。中部絮凝速度快,由一个轴流叶轮进行搅拌,该叶轮使水流在反应器内循环流动。周边区域的活塞流状况导致絮凝速度缓慢。投入混凝剂的原水通常进入搅拌反应器的底部。絮凝剂加在涡轮桨的底部。聚合物的投加根据高效沉淀池的原水进行控制。在该搅拌区域内悬浮固体(矾花或沉淀物)的浓度维持在最佳水平。污泥的浓度通过来自污泥浓缩区的浓缩污泥的外部循环得到保证。所设计的外部区域,因耗能量低,保证了矾花的增大和密实。
反应池独特的设计的结果,即能够形成较大块的、密实的、均匀的矾花,这些矾花以比现今其它正在使用的沉淀系统快得多的速度进入预沉区。
主要设计参数及设备:
絮凝反应池:
反应时间10min,有效水深6.8m  单组池体有效容积277.8m3
平面尺寸6.5×6.5m    钢筋混凝土结构  4座
设备配置:
絮凝搅拌器:4台
电机功率4kw  桨叶直径:2.4m
絮凝反应筒:4套  Q235A防腐
筒体直径2.6m  高度3.90m
4.1.2.2预沉-浓缩池
工作原理:当进入面积较大的预沉区时矾花的移动速度放缓。这样可以避免造成矾花的破裂及避免涡流的形成,也使绝大部分的悬浮固体在该区沉淀并浓缩。泥斗设有锥状刮泥机。部分浓缩污泥在浓缩池抽出并泵送回至反应池入口。浓缩区可分为两层:一层在锥形循环筒上面,一层在锥形循环筒下面。从预沉池-浓缩池的底部抽出剩余污泥。
主要设计参数及设备:
浓缩池:
沉淀入口处流速0.011m/s,清水区上升流速12m/h
平面尺寸:15×15m
设备配置:
    刮泥机:4台  Q235A防腐  变频控制
    电机功率1.1kw  外缘线速度:1.5m/s  直径:15m
污泥泵:12台
最大流量Q=70m3/h  H=20m     电机功率11kw
4.1.2.3斜管分离
工作原理:在斜管沉淀区除去剩余的矾花。精心的设计使斜管区的配水十分均匀。正是因为在整个斜管面积上均匀的配水,所以水流不会短路,从而使得沉淀在最佳状态下完成。
主要设计参数及设备:
斜管:
内切圆直径80mm  面积161.25m2  PP材质,安装倾角60度。
设备配置:
集水槽:18副  304不锈钢 B×L×H= 0.25×0.59m×6.95m。
4.1.3 加药系统
加药系统:加药系统包括混凝剂投加、助凝剂投加。
混凝剂:混凝剂选用聚合氯化铝(PAC),设计混凝剂最大投加量70mg/L,配制浓度为10%,每日配制2次。
采用计量泵投加。
溶液池:W1=(4.5×4.5×3.2)m3
钢筋混凝土;配搅拌机带支架
数 量:2座 (交替使用)
溶解池:W1=(3×3×2.3)m3
钢筋混凝土;配搅拌机带支架
数 量:1座
加药计量泵
流 量:1000L/h
压 力:0.4MPa
配套电机功率:0.75Kw
数 量:6台(5用1备)
采用机械偏心驱动机构设计,泵头材料为PVC。
具体加药量由运转管理部门根据原水水质参数、水量及出水水质参数,通过烧杯试验确定。
采用湿式投加,药剂通过加药筒将药剂经过溶解、搅拌均匀后,配置成一定浓度的药液,采用压力计量泵投加到混合池。
助凝剂:混凝剂选用固态聚丙烯酰胺(PAM),设计助凝剂最大投加量2.0mg/配制浓度为0.2%。
主要设计参数及设备:
最大流量:6666.7m3/h
设计最大投加量:2.0mg/L
溶液池:W1=(5.0×5.0×3.6)m3
钢筋混凝土;配搅拌机带支架
数 量:2座 (交替使用)
溶解池:W1=(4.0×4.0×2.0)m3
钢筋混凝土;配搅拌机带支架
数 量:1座
加药计量泵
流 量:1000L/h
压 力:0.4MPa
配套电机功率:0.75Kw
数 量:8台(7用1备)
采用机械偏心驱动机构设计,泵头材料为PVC。
具体加药量由运转管理部门根据原水水质参数、水量及出水水质参数,通过烧杯试验确定。
    加药点:
混凝剂的投加点在前混凝池前端加药管上。
助凝剂投加点有两处,一处在絮凝反应池的反应筒内,另一处在污泥回流泵出口管。
通过流量信号按比例投加。
4.1.4 石灰投加系统
设计石灰最大投加量20mg/L,配制浓度为2.5%。
生石灰计量投加设备:150kg/h
系统总功率:2kw (不含泵功率)
料仓体积10m3,直径:2900mm
4.1.5硫酸投加系统
设计硫酸最大投加量35mg/L,配制浓度为98%。
硫酸桶:8 m3
加药计量泵
流 量:290L/h
压 力:1.0MPa
配套电机功率:0.55Kw
数 量:2台(1用1备)
采用机械偏心驱动机构设计,泵头材料为PVC。
具体加药量由运转管理部门根据原水水质参数、水量及出水水质参数,通过烧杯试验确定。
备注:(4.1.3、4.1.4、4.1.5)以上的加药量是由业主提供的参数。
4.1.6消毒系统
消毒系统由设计院自行设计,在本方案中不作考虑。
4.2、管材及防腐、防渗措施
4.2.1 管材
进出水管、污泥管等工艺管道主要采用经防腐处理的A3钢管,使用寿命长。各种管道的管径根据工艺计算而定。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30 18: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4.2.2 防腐措施
(1)小口径管道(管径≤DN150mm)以下均采用内防腐无缝钢管。
(2)中口径管道(管径>DN150mm)以上采用内防腐螺旋焊接钢管。
(3)大口径管道(管径≥DN500mm)以上采用内防腐钢板卷焊管。
(4)其他易腐蚀的材质采用涂二道环氧煤沥青以加强防腐。





















第五章  电气设计
5.1、设计依据
        《通用用电设备设计规范》GB50055-93
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
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
        工艺提交的设备表、工艺流程及平面布置图
        甲方提供的相关资料
5.2、设计范围
  本工程电气设计包括以下内容:
        用电设备供电及控制系统设计;
        防雷和电气系统接地设计;
        电线电缆敷设设计;
5.3、电动装置控制要求  
5.3.1建设方提供一路380V(3P+N+PE)电源送至其MCC的电源进线开关端头,本系统无备用电源。
5.3.2电动蝶阀和电动球阀设有手动轮和电动开关两种操作装置。
5.3.3电动蝶阀的防护等级为IP54以上。绝缘等级均为F级,并以B级温升考核。
第六章  自动化系统及仪表
6.1、设计依据
        《自动化仪表选型规定》HB20507-92
        《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定》HB20512-92
        《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HB20508-20511-92
        《控制室设计规定》HB20508-20511-92
        《仪表供电设计规定》HB20508-20511-92
        《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B/T20573-95
6.2、防雷、接地
(1)        各建筑物的屋面均设置避雷带,并引下与各自基础焊接。再将所有基础用接地扁钢连为一体。
(2) 各电气设备应进行保护接地,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4Ω。
6.3、自控要求
高效沉淀池系统采用可编程控制装置(PLC)控制,运行人员通过所供控制盘及触摸屏对系统内所有被控对象进行监控,包括启、停控制,设备状态和主要工艺参数监控,设备的就地/远方切换等。工艺设备的联锁保护将由PLC完成。






第七章  建筑结构设计
7.1、设计依据
本工程建筑设计依据的规范有: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7.2、建筑装修
内外墙中等装修,门窗采用铝合金门窗。
7.3、抗震等级
本工程所有建筑物抗震设防等级为七度,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
7.4、耐火等级
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
7.5、地基处理
本工程地基设计承载力fak≥100Kpa,经地质勘察后,若地基承载力与设计要求有异,需经地基处理加固以满足设计要求。




第八章  环境保护、节能与劳动卫生
8.1、环境保护
   水处理设施的运行对周围环境带来一些次生的影响,针对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采取相应的措施。
        环境噪声
  噪声主要来源为工作泵,采取以下降噪措施:
        声距减噪:增大声源与临近建筑物的间距。
        隔音减噪:对设备间的隔墙和门、窗进行隔音处理。
        减震减噪:在设备与管路连接处加设减震垫或柔性接头。
        绿化减噪:厂区绿化,密植林带。
        污泥,反洗废水
高效沉淀池污泥排入污水厂污泥处理系统,在此方案中不做考虑。
8.2、节能措施
        总体布置上,充分考虑工程选址,以降低管道的埋深和输送距离,降低水泵扬程,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
        选用高效节能水泵
8.3、劳动安全卫生措施
        建(构)筑物按设防八度进行结构设计和进行抗震设防;
        厂区内设环状消防管网和地下式消火栓,消火栓间距小于100m;
        生产构筑物均设操作行走平台、走道板、安全护栏和扶梯;
        对室外变电所和厂区内较高的构筑物均设置防雷装置;
        动力电源,采用双路电源以保证安全用电;
        电器设备的布置留有足够的安全操作距离,做好接地保护;
        对不同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设置标准的安全标志和保护网;
        厂区加强绿化,保持清洁卫生条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十章  运行成本分析
名称        电耗/药剂        单位费用        日运行时间/药剂量        日费用(元)
混合搅拌器        5.5kw×4        0.8元/度        24        422.4
絮凝搅拌器        4kw×4        0.8元/度        24        307.2
刮泥机        1.1×4        0.8元/度        24        84.48
污泥泵        11kw×4        0.8元/度        24        844.8
计量泵        0.75kw×12        0.8元/度        24        172.8
计量泵        0.37kw×1        0.8元/度        24        7.104
石灰投加装置        2kw        0.8元/度        24        38.4
搅拌机        0.55×1        0.8元/度        24        10.56
搅拌机        1.1×2        0.8元/度        24        52.8
搅拌机        2.2×2        0.8元/度        24        84.48
搅拌机        0.75×1        0.8元/度        24        14.4
小计        2039.424
平均每吨水运行费用        日处理160000吨计        0.013













第九章        设备(构筑物)材料
序        名  称        规 格 型 号        主体
材质        数量        备 注
1        高效沉淀池        32.1m×70.4m×7.2m        钢混        1座       
2        加药间        9.38m×70.4m×5.5m        砖混        1座        含PAM、PAC、石灰、硫酸投加
3        小 计               
1        高效沉淀池        混合搅拌器        φ1192          碳钢防腐        4套       
                絮凝搅拌器        φ2400         碳钢防腐        4套       
                絮凝反应筒        φ2600         碳钢防腐        4套       
                反应筒支撑及导流筒                碳钢防腐        4套       
                集水槽        0.59 m×0.25 m×6.95m        304        72副       
                斜管填料        内切圆80mm L=1.0m        UPVC        645m2       
                斜管支撑                碳钢防腐        4套       
                刮泥机                碳钢防腐        4套       
                污泥泵        Q=70m3/h  H=20m                12台       
                手动闸阀        DN200, PN=1.0MPa        铸铁        32只       
                泥位计                        4套       
                管路、附件及支架                        1套        仅限于高效沉淀池范围内的管路及配件
3        加药系统        混凝剂计量泵        Q=1000L/h,P=0.4MPa                6台        PAC投加
                搅拌机                        3台        PAC投加
                混凝剂计量泵        Q=1000L/h,P=0.4MPa                8台        PAM投加
                搅拌机                        3台        PAM投加
                连接管路及阀门配件                        1套       
4        石灰投加系统        石灰投加装置                        1套       
                溶解罐                        1套       
                搅拌机                        1套       
                连接管路及阀门配件                        1套       
5        硫酸投加系统        计量泵        Q=290L/h,P=0.7MPa                2台       
                硫酸桶        V=8000L                1只       
                连接管路及阀门配件                        1套       
6        电气及自控                        1套       
7        设备安装调试费                               
8        运输费                               
9        小 计                               

注:1、电气及自控装置仅为控制本公司所供设备,不包括外接电缆及预埋管件;
2、本方案报价不作为最终合同价。














第十一章  质量及售后服务承诺
1、        本方案提供整套工程的设计、安装、调试及操作人员培训等服务。
2、        全面保证调试后出水水质达到投资方规定的要求;
3、        全面保证配套设备质量的品质;
4、        对整体设备,供货后壹年内为免费质保期,并实行终身服务;
5、        运行过程中若发现问题,在接到通知后24小时赶到现场解决;
6、        本公司为用户提供设计施工图纸,并且负责技术培训及提供操作资料。












宁波德安城市生态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发表于 2010-2-1 21: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乌鲁木齐市第八水厂是利用法国政府贷款建成的一座现代化水厂,其设计总规模为20×104m3/d,目前已正式投入运行,为国内首座投入运行的采用高密度澄清池工艺的净水厂。本文将对高密度澄清池的净水工艺原理、设计参数、处理设备等作详细介绍。

关键词: 高密度澄清池 反应 沉淀 乌鲁木齐市第八水厂设计规模为20万m3/d,水源为乌拉泊水库,净水厂于2002年9月进行试通水,2003年6月调试后正式运行。净水厂工程利用法国政府低息贷款,结合原水特性,并通过对处理工艺的多选参考,并与得利满公司进而进行深入细致的技术讨论,选择的处理流程是:得利满专利技术“DENSADEG”高密度澄清池和著名的“V”型滤池。采用先进的投加系统工艺,大部分机械、电气、自动化监控仪表设备从国外引进。

沉淀池在经历了平流沉淀池、斜板(管)沉淀池和机械加速(脉冲)澄清池之后,第八水厂工艺设计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澄清池-高密度澄清池(DENSADEG)。它是由法国得利满公司开发研制并获专利的一种新型澄清池,在欧洲已经应用多年,石墩子山水厂为国内首座采用高密度澄清池工艺的净水厂,该池效率高,适用性广。

在乌鲁木齐20万m3/d净水厂项目中,通过与得利满公司的技术交流,结合该项目的原水水质状况,以及考虑到乌鲁木齐冬季气候寒冷,所有净水处理构筑物必须加盖围护结构,因此选用高效的澄清池节省土建投资是首选因素,通过与机械加速澄清池技术经济比较后,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采用了高密度澄清池工艺,下面对工程中的设计池型及应用做一简单介绍。

高密度澄清池(DENSADEG)是一种采用斜管沉淀及污泥循环方式的收集、高速的澄清池。其工作原理基于下五个方面:

·原始概念上的整体化的絮凝反应池。

·推流式反应池至沉淀池之间的慢速传输。

·污泥的外部再循环系统。

·斜管沉淀机理。

·采用合成絮凝剂+高分子助凝剂。

本项目设计中采用污泥浓缩(滤池反冲洗废水)RL型高密度澄清池,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高密度澄清池。水泥混合物流入澄清池的斜管下部,污泥在斜管下的沉淀区从水中分离出来,此时的沉淀为阻碍沉淀;剩余絮片被斜管截留,该分离作用是遵照斜管沉淀机理进行的。因此,在同一构筑物内整个沉淀过程就为两个阶段进行:深层阻碍沉淀、浅层斜管沉淀。其中,阻碍沉淀区的分离过程是澄清池几何尺寸计算的基础。池中的上升流速取决于斜管区所覆盖的面积,(上升流速23m/h)。高密度澄清池包括五个重要因素:

·均质絮凝体及高密度矾花

·由于沉淀速度快(15和40m/h)采用密集型设计

·有效地完成污泥浓缩

·沉淀后出水质量较高,一般在10NTU以内。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不易受突发冲击负荷的变化而变化。

高密度澄清池可在流速波动范围大的情况下工作。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一个“反应池”、一个“预沉池-浓缩池”和一个“斜管分离池”。

1、反应池

在该池中进行物理—化学反应,或在池中进行其他特殊沉淀反应。反应池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快速混凝搅拌反应池,另一个是慢速混凝推流式反应池。

·快速混凝搅拌反应池

将原水(通常已经过预混凝)引入到反应池底板的中央。一个叶轮位于中心稳流型的圆筒内。该叶轮的作用是使反应池内水流均匀混合,并为絮凝和聚合电解质的分配提供所需的动能量。混合反应池中悬浮絮状或晶状固体颗粒的浓度保持在最佳状态,该状态取决于所采用的处理方式。通过来自污泥浓缩区的浓缩污泥的外部再循环系统使池中污泥浓度得以保障。###$$分页$$###

·慢速混凝推流式反应池

上升式推流反应池是一个慢速絮凝池,其作用就是连续不断地使矾花颗粒增大。因此,整个反应池(混合和推流式反应池)可获得大量高密度、均质的矾花,以达到最初设计的要求。沉淀区的速度应比其他系统的速度快得多,以获得高密度矾花。

2、预沉池-浓缩池

矾花慢速地从一个大的预沉区进入到澄清区,这样可避免损坏矾花或产生旋涡,确保大量的悬浮固体颗粒在该区均匀沉积。矾花在澄清池下部汇集成污泥并浓缩。浓缩区分为两层:一层位于排泥斗上部,一层位于其下部。上层为再循环污泥的浓缩。污泥在这层的停留时间为几小时,然后排入到排泥斗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流速不同或负荷不同等),可调整再循环区的高度。由于高度的调整,必会影响污泥停留时间及其浓度的变化。部分浓缩污泥自浓缩区用污泥泵排出,循环至反应池入口。下层是产生大量浓缩污泥的地方。浓缩污泥的浓度至少为20g/l(澄清工艺)。

采用污泥泵从预沉池-浓缩池的底部抽出剩余污泥,送至污泥脱水间或现有的可接纳高浓度泥水的排水管网或排污管、渠等。

3、斜管分离区

逆流式斜管沉淀区将剩余的矾花沉淀。通过固定在清水收集槽下侧的纵向板进行水力分布。这些板有效地将斜管分为独立的几组以提高水流均匀分配。不必使用任何优先渠道,使反应沉淀可在最佳状态下完成。澄清水由一个集水槽系统回收,絮凝物堆积在澄清池的下部,形成的污泥也在这部分区域浓缩,通过刮泥机将污泥收集起来,循环至反应池入口处,剩余污泥排放。要使高密度澄清池工作状况良好,应考虑到几个重要事项:

·高效的絮凝及混凝过程

·污泥层泥位界面的控制

·高效的斜管分布、设置

·连续的工况自动监控

乌鲁木齐市第八水厂分为两个相同的处理单元,每个处理单元的处理量为10万m3/d。原水来自乌拉泊水库,予沉处理后经过一条管径DN1200-DN1400mm、全长7.8km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和玻璃钢管重力自流至净水厂。

原水特性主要为低温低浊。PH值:8至8.4;

浊度:

低浊度<50NTU(10月到次年5月间),中间值<200NTU(5月到9月的雨季),峰值在6月低至7月初<=5000NTU,8月份暴雨后的该洪峰值不会持续72个小时。同样取乌拉泊水库水的五水厂在雨季及暴雨后原水浊度记录有如下变化:

原水浊度的稳定值为200NTU,但会突然上升并持续几个小时,两个值的转化时间很短,最长为6至8小时。

低温的问题:

乌拉泊水库的水温度为4°C(持续5至6个月)。运行处理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混凝和絮凝的困难及速度慢的事实。

低浊度问题:

当处于低浊度阶段,很难估算混凝剂投加量。事实上,低浊度是由胶体质物引起的。这些胶体质物有时很容易去除,在没有投加适量的混凝剂和助凝剂时该物质是很难被及附沉降。

高密度澄清池主要设计参数:

乌鲁木齐第八水厂分为两个单元,每个单元有两座高密度澄清池合建为一组,中间设置污泥泵房。主要设计参数如下:

工程设计:

·总流量(m3/d)………………………200000+10%

·单位流量(m3/hr)……………………2294

反应池单位尺寸(m)

·长度……………………………………6.9

·宽度……………………………………6.9

·水深……………………………………6.25

预沉池/浓缩池单位尺寸(m)

·长度……………………………………12.7

·宽度……………………………………12.7

·水深……………………………………4.30

斜管分离区单位尺寸(m)

·长度……………………………………9.47

·宽度……………………………………11

·水深……………………………………0.65

单位面积(m2)

·总面积(m2)…………………………161

·斜管面积(m2)………………………100

流速(m3/ m2/hr)

·斜管上…………………………………22.9

  ·总面积上………………………………14.2

由现场PLC系统接收的来自两个污泥界面探测器及每个高密度澄清池的刮泥力矩开关的信息可用于控制排泥泵的运行及刮泥机的运行。

安装在高密度澄清池下游的2台浊度计(每个单元设1台)用于监测澄清水的浊度,并将其信号反馈至混凝反应区的控制PLC系统。以便适时地调整混凝剂和助凝剂的投加量。高密度澄清池技术虽然在国内才刚刚开始起步研究、使用,但乌鲁木齐市石墩子山供水工程目前已投入正式运行阶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由于高密度澄清池占地面积小、节省土建投资、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具有适用性广、效率高等特点,因此必将在给水处理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发表于 2010-2-2 19: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工艺好象没啥新奇的,成套设备???
发表于 2010-2-3 15: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然之法解供水之道

中华五千年文明经久不衰,老子《道德经》强调: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亦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就是模仿山泉水自然净化的过程,是自然天成的杰作。
面对日益严重的水源污染,通常的解决办法多以权宜之计而处之,往往在工艺中加入更多物理或化学物质进行所谓的深度处理,把水厂变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化工厂,对自然界又引入了新的污染。这无异于杀鸡取卵,以牺牲更长远的自然资源来解决眼前的问题。
事实上,我们能否考虑把水处理工艺向前移,对水源的生态进行综合治理,多采用自然的方法,将原水处理成较高标准的饮用水源,然后再进入传统处理工艺;同时对传统工艺进行创新的挖潜改造,采用“高效反应池+高效的水平管沉淀池+气水反冲或高效滤池”等诸多方式解决问题,这也正是珠海九通提出“改造旧水厂,共创新价值”的缘起。
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水平管沉淀分离技术及装置”是沉淀工艺的一次革命,拥有平流沉淀池的所有优点,沉淀效率是斜管沉淀池的3-5倍,是平流池的9-25倍,且占地面积小,具有极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进水浊度在10-5000NTU时,出水浊度均低于3NTU,特别适合于老水厂改造,当然新建水厂更为方便。
全社会行动起来,尽量采用自然传统工艺,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共创和谐社会,这也正是珠海九通水务公司的使命:“改善水环境,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一直在努力!
发表于 2010-2-4 15: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新的沉淀工艺-水平管沉淀分离装置

去年的水协会议上,珠海九通公司推出了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水平管沉淀分离装置,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水平管沉淀分离装置拥有平流沉淀池的所有优点,沉淀效率是斜管沉淀池的3-5倍,是平流池的9-25倍,且占地面积小,具有极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进水浊度在10-5000NTU时,出水浊度均低于3NTU,能解决高浊度水、含藻类水的水质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水网 ( 京ICP证060073号 )

GMT+8, 2024-11-21 17:18 , Processed in 0.08543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