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网论坛——水行业专业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升级认证会员得金币 水网论坛管理规则!水网论坛资料大共享(免金币)
新手报到,送金币!如何在论坛获得积分! 论坛功能使用指南!
查看: 5860|回复: 8

有关于水的相关知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13 22: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里我先给大家一些知识点,希望有想知道的或是想别人知道的同人,在这里发表意见和见解。
   
    1、水的物理特性:清洁水在水层浅时应为无色,深层为浅蓝绿色。天然水中存在腐殖质、泥土、浮游生物、铁和锰等金属离子,均可使水体着色。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无嗅的透明液体。其在一个大气压(105Pa),温度在0℃以下为固态(固态水),0℃为水的冰点。温度在0℃~100℃之间为液体(通常情况下水呈现液态),温度在100℃以上为气体(气态水),100℃为水的沸点。
    2、水的化学性质: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一个水分子),其中氢和氧的质量比为1:8,水中氢占11.11%,氧占88.89%。
    3、pH值:pH值是指水的酸碱度,表示水中H+和OH-的含量比例(范围为0-14)。
    人体对pH值的反应非常敏感,身体内大部分物质的pH值为6.8,血液和细胞水的pH值为7.2-7.3,城市供水的水质标准要求PH为:6.5~8.5之间。
    4、固体溶解物含量(TDS): TDS是指水中溶解性固体物质的含量,无机盐和有机物的总称。其主要成分有钙、镁、钠、钾离子和碳酸离子、碳酸氢离子、氯离子、硫酸离子和硝酸离子。单位为mg/L或PPM(个/百万)。TDS越低,表示水越纯净。溶解性总固体的量与饮用水的味觉直接有关。
    5、电导率(CND):水的电导率(CND)是指通过水的电流除以水两边的电压差,表示水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其大小间接反应了水中溶解性盐类的总量,也反映了水中矿物质的总量。水的电导率与其所含无机酸、碱、盐的量有一定关系。当它们的浓度较低时,电导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因此,该指标常用于推测水中离子的总浓度或含盐量。不同类型的水有不同的电导率。新鲜蒸馏水的电导率为0.2-2μS/cm,但放置一段时间后,因吸收了CO2,增加到2—4μS/cm;超纯水的电导率小于0.10/μS/cm;天然水的电导率多在50—500μS/cm之间,矿化水可达500—1000μS/cm;含酸、碱、盐的工业废水电导率往往超过10 000μS/cm;海水的电导率约为30 000μS/cm。
    6、水的硬度:水的硬度是指水中含有的钙、镁、锰离子的数量(一般以碳酸钙来计算)。硬度单位:mg/L(毫克/升),mmol/L(毫克当量/升),PPM(个/百万),GPG(格令/加仑)钙镁离子含量较多的水称为硬水,钙镁离子含量较少的水称为软水。硬水与软水只是通俗上的叫法,并没有标准的量的概念,在生活中,行内一般把硬度低于3mmol/L的水称为较软的水,3-6称为普通水,6-8称为较硬的水,10以上称为高硬水。
          (工业上采用截然不同的标准,工业上一般只有硬度<1的水称作软水,1-10之间都经常笼统地称为硬水,硬度>10的水也多称为高硬水)
    我们都知道,普通的水中含有多种可溶解的化合物,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有较明显的变化,其中的碳酸钙、碳酸镁类的物质,其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当温度升高时,原来溶解于水中的碳酸钙、碳酸镁析出形成沉淀物,这些沉淀物可以是以絮状、粉末状,或沉积在容器、管道表面,形成水垢。
         用来衡量钙镁离子总量的指标是硬度,总的说来,水的硬度主要由钙(Ca2+)、镁(Mg2+)离子构成的,其具体指标是同类离子折合为碳酸钙来计时的数值,目前标准单位是mmol/L(毫摩尔每升)。传统的单位有mgN/L(毫克当量每升)等,目前在国内常用的硬度单位是mg/L(毫克每升)、mmol/L(毫摩尔每升)、mgN/L(毫克当量每升),偶尔会有用户使用德国度,用德国度除以2.8即可换算为国标的数值mmol/L(毫摩尔每升),如果采用美制的Grain/Gallon(格令每加仑),那么就需要对单位进行多次算换。我们通常所说的硬度是指以碳酸钙(CaCO3)计的毫摩尔数,mmol/L。由于原来用的是毫克当量/升(mgN/L))已经被多数人接受,很难一下转变过来,所以在滴定时多采用1/2的方法,得到的数值实际上是1/2mmol/L,数值上与毫克当量/升(mgN/L)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一个硬度[毫克当量/升(mgN/L)]等于1/2个毫摩尔,50mg/L。至于摩尔与毫摩尔间的关系,就是1000的进制的关系。
    8、浊度:是反映天然水及饮用水的物理性状的一项指标,天然水的浊度是由于水中含有泥沙、粘土、有机物、微生物等微粒悬浮物所致。国标要求≤3度,特殊情况不超过5度。由于水中含有悬浮及胶体状态的微粒,使得原来无色透明的水产生浑浊现象,其浑浊的程度称为浑浊度。浑浊度的单位是用"度"来表示的,就是相当于1L的水中含有1mg.的SiO2(或是非曲直mg白陶土、硅藻土)时,所产生的浑浊程度为1度,或称杰克逊。浊度单位为JTU,1JTU=1mg/L的白陶土悬浮体。现代仪器显示的浊度是散射浊度单位NTU,也称TU。1TU=1JTU。最近,国际上认为,以乌洛托品-硫酸肼配制浊度标准重现性较好,选作各国统一标准FTU。1FTU=1JTU。浑浊度是一种光学效应,是光线透过水层时受到阻碍的程度表示水层对于光线散射和吸收的能力。它不仅与悬浮物的含量有关,而且还与水中杂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及其表面的反射性能有关。控制浑浊度是工业水处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水质指标。根据水的不同用途,对浑浊度有不同的要求,生活饮用水的浑浊度不得超过5度;要求循环冷却水处理的补充水浑浊度在2~5度;除盐水处理的进水(原水)浑浊度应小于3度;制造人造纤维要求水的浑浊度低于0.3度。由于构成浑浊度的悬浮及胶体微粒一般是稳定的,并大都带有负电荷,所以不进行化学处理就不会沉降。在工业水处理中,主要是采用混凝、澄清和过滤的方法来降低水的浑浊度。
       补充一点,随着我国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在水行业基本已不采用“浑浊度”这个概念和“度”这个单位,取而代之的式“浊度”概念和“NTU/FNU/FTU”单位。但由于过去水厂一直沿用旧标准,因此如果你去一些老自来水厂的话,还有些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仍在说“度”的单位,可不要觉得奇怪啦
          9、细菌总数:是指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24小时培养,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国标要求≤100个/mL。所测定的细菌总数增多,说明水被生活废弃物污染,但不能说明污染的来源,因此必须结合总大肠菌群来判断水污染的来源和安全程度。在实际控制中,对水质卫生质量的评价和控制,是无法对各种可能存在的致病微生物一一进行检测,而一般利用对指示菌的检测和控制,来了解水体是否受到过人畜粪便的污染,是否有肠道病原微生物存在的可能,从而评价水的质量,以保证水质的卫生安全。目前,世界各国一般认为大肠菌群是指示水质受粪便污染较好的指示菌。我国水质控制也采用大肠菌群作为指示菌,GB5749-8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中大肠菌群每升不得超过3个。在某些情况下,水体中的细菌总数也可指示水体受粪便等污染物污染的情况。这里的细菌总数其实是指营养琼脂培养后形成的菌落总数。目前世界各国对于控制饮用水的卫生质量,除采用大肠菌群等指标外,一般还采用细菌总数这个指标。我国GB5749-8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生活饮用水细菌总数每毫升不得超过100个。
        10、总大肠菌群:在饮用水的微生物安全检测中,普遍采用正常的肠道细菌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而不是直接测定肠道致病菌。总大肠菌群是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的,在37℃生长时能使乳糖发酵,在24小时内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总大肠菌群含量是指每升水样所含有的总大肠菌群的数目。水样中总大肠菌群的含量,表明水被粪便污染的程度,而且间接表明有肠道致病菌存在的可能性。国标值≤3个/L。
       11、余氯: 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氯是我国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饮用水消毒剂。在管网中添加氯以维持一定的余氯浓度是维持管网水质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余氯浓度也成为衡量管网水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国标要求:在与水接触30分钟后,余氯应不低于0.3mg/L。集中式给水除出厂水应符合上述要求外,管网末梢水应不低于0.05mg/L。
    12、色度:色度的标准单位,度:在每升溶液中含有2mg六水合氯化钴(Ⅳ)和1mg铂[以六氯铂(Ⅳ)酸的形式]时产生的颜色为1度。严格讲水应该是无色的,正常的自来水略带褐色。假如自然界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任何一色混杂于自来水中,这水就叫带″异色″,那就属于非正常水。
    13、生化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BOD)是指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时所消耗的氧气的数量,是一种以微生物学原理为基础的测定方法。所有影响微生物降解的因素,如温度、时间等也同样将影响BOD的测定。最终的BOD是指全部的有机物质经生化降解至简单的最终产物所消耗的游离氧的数量。间接表示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采用20℃和培养5天的时间作为标准。以BOD5表示,通常用毫克/升或ppm作为BOD的量度单位。通俗的讲:生化需氧量(BOD5)亦称生化耗氧量。是表示水中有机化合物等需氧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当水中所含有机物与空气接触时,由于需氧微生物的作用而分解,使之成为无机化或气体化时所需消耗的氧量,就称为生化需氧量。它是通过向所测水样中加入能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和氧饱和水,在一定温度(20℃)下,经过规定天数的反应,然后根据水中氧的减少量来测定间。其他定义: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游离氧的数量,表示单位为氧的毫克/升(O2,mg/l)
        由于在BOD的测量过程中,使有机物完全分解的时间会因有机物和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水的性质等的不同而有差异,往往需要数十天至上百天时间,且微生物的活动还会受水中重金属和有毒物质的影响,甚至会死亡。因此要很准确地测定BOD是困难的。为了缩短时间,一般采用五天或一天的BOD(BOD5或BOD)作标准。BOD5约等于完全氧化分解的耗氧量的70%。一般来说,BOD5在4ppm以下的河流可以说无污染。
        14、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简称COD):是测量水样 化学 氧化 有机物 的量。 水样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它是指示水体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主要指标(该指标也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综合指标之一),还原性物质包括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和硫化物等,但水样受有机物污染是极为普遍的,因此化学需氧量可做有机物相对含量的指标之一。在与水质有关的各种法令中均采用它作为控制项目。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根据所用氧化剂的不同,分为高锰酸钾法和重铬酸钾法。高锰酸钾法操作简便,所需时间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状况,常被用于污染程度较轻的水样,重铬酸钾法对有机物氧化比较完全,适用于各种水样。我国颁布的环境地面水质标准(1988年)中,规定了以酸性重铬酸钾法测得的COD值称为化学需氧量,(简称CODCr),而将高锰酸钾法测得的COD值称为高锰酸盐指数,(简称CODMn)。
    15、DDT:滴滴涕学名为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有机氯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它很难分解,能够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并能在人和动物组织中生物累积。
      在20世纪30年代,DDT就已被发现是一种有效的杀虫剂。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6-2-19 11: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没有人留言啊?伤心了!~
发表于 2006-3-7 19: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发表于 2008-6-19 13: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啊,顶顶顶了,楼主不用担心,会有人来的啦,{2} {2}
发表于 2008-6-20 00: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资料

上学的时候不够认真,很多概念都忘记了

现在正好补习一下
发表于 2008-6-20 16: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都是现在学的
发表于 2008-6-25 21: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资料,还差金属元素
hmhb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6-27 11: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污水里游泳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7-1 13: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水网 ( 京ICP证060073号 )

GMT+8, 2025-2-2 08:38 , Processed in 0.06457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