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网论坛——水行业专业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升级认证会员得金币 水网论坛管理规则!水网论坛资料大共享(免金币)
新手报到,送金币!如何在论坛获得积分! 论坛功能使用指南!
查看: 1399|回复: 1

中国水城的水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5 08: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傍依大江大河、大湖,或水网密集,市内水域面积占有一定比例。
        从建城之初,水系规划就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个性化的水域生态和景观成为城市的象征。
    城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与城市的水域密切相关。形成了独特的与水相关的风俗习惯和水文化。
   
        中国水城与欧洲水城的区别中国的水城规划比较强调“天人合一”,突出人与水的和谐,水与城结合,以城分割外水和内水,既有可*的安全保障,又便于居民的生产、生活,“水清、岸绿、花红、小桥、流水、人家”的优美景观和舒适性。人生活在诗情画意中。欧洲的水城比较强调建筑物与水的和谐,建筑物压抑了水域景观,人也显得渺小。
   
    城市防洪
   
        依*上游的水库、蓄滞洪区拦洪、分洪、滞洪;依*堤防抵挡外来洪水;依*军民团结的抢险活动防止洪水的泛滥。防洪工程的能力是有限的,大坝不能太多、堤防标准不能太高、蓄滞洪区需要移民和补偿,国家财力有限。加强对洪水的风险管理,城市的建设和规划要以洪水风险为依据,采取洪水风险的回避、减轻、分散、转移等手段达到减轻洪水灾害的目的。
   
    城市的内涝灾害
   
        我国城市的防洪标准与排涝标准不统一,排涝标准远低于城市防洪标准。由于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所在流域的不透水面积增加,径流系数加大,市内河道洪峰流量成倍增加,洪水速度加快。城市防涝措施单一,以大型排水泵站为主。无法防止雨洪汇集过程中产生的灾害。产生内涝灾害发生的频率、灾害程度加大。随着城市的发展,相对于洪涝灾害城市脆弱化。
   
    建设不怕水的城市
   
        调整城市规划,避免在洪水的高风险区域内发展。在不提高城市防洪标准的同时,可以优先采用超级堤。增强城市雨水的调蓄功能,充分利用城市河湖、低地、公共绿地调蓄雨水,同时立法要求开发单位采取补偿措施。
   
    城市河流的水质保护
   
        城市河流是城市的脸面,首先要求水质清洁,才有景观和生态可言。城市河流的环境容量有限,要杜绝一切点污染源进入城市河流。在有面污染源进入河流的河段,应当在沿岸设置湿地和沿岸水生带,改善河流生态系统,增强自净能力。
   
    丰富多彩的水域景观
   
        原始的水域及周边的景观是自然生成的景观。水域景观由水面景观、过渡域景观、周边陆域景观等三部分景观构成。
   
        水面的景观
        
        或是碧波万顷的湖泊,或是奔腾咆哮的大河,或是清澈见底的涓涓溪流,……。几乎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水域都具有各自的性格、各自的风貌。水面的景观基本是由水域的平面尺度、水深、流速、水质、水生态系统、地域气候、风力、水面的人类活动等要素所决定。
   
        过渡域的景观
   
        是指岸边水位变动范围内的景观。在平原地区湖泊和河流周边多是水草茂密的湿地,大片的苇草,鸟飞鹤舞。在山区的河流两岸、湖泊的周围大多是因为水位剧烈变动造成的裸露坡地。河流周边的陆域景观主要是由地理景观所确定,如长江、黄河源头的涌泉、沼泽、草原;长江三峡绝壁;……。在人口稠密区,更多的是受人文景观的影响。如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人家。
   
    丰富多彩的水域自然景观
   
        各不相同的水域、过渡域、陆域景观组成了丰富多彩的水域自然景观。这些景观成为祖国的宝贵自然遗产,成为吸引一代又一代人为之赞叹、欣赏、讴歌、献身的壮丽河山。现在又成为祖国的重要旅游资源。许多自然景观由于长期人类的巧妙营造,被赋予文化内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人类活动对水域景观的影响这样宝贵的自然遗产,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水域的自然特征正逐渐消失,自然景观被人工化。如大江大河的堤防多采用人工材料;两岸湿地消失;沿河开山修建公路,边坡岩石裸露,植被破坏;城市的河道用混凝土包裹,完全变成了人工渠道;……。
   
    水域景观的自然特征
   
        保持环境的自然特征已经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景观问题,它已经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所必须的条件。所以现代水域景观建设的重点任务是恢复水域景观的自然特征。
   
        具有自然特征的环境景观,随着季节的变化显得多姿多彩,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景观的审美要求。回归自然成了水域景观建设发展的主流,先后提出了“多自然特征的河流”、“建设家乡河”等概念。
   
        多自然特征的河流
   
        多自然特征的河流意味着河流应当具有更多的自然特征。这种河流具有较强的净化能力和较好的生物多样性。尽量少采用人工建筑材料,或用天然材料覆盖必须使用的人工材料。在已经被渠化的河道中恢复弯道,变均匀断面河道为宽窄不一,深浅变化的,适合多种鱼类生存的河道。
   
        对水域景观的怀旧情节
        
        家乡河更多地表达了成年一代对于童年时代家乡河流的记忆和怀念。几十年前的河流有着丰富的自然特征,童年时代大多有戏水、捕鱼捉虾、野游等美好的记忆。家乡河就是指这种具有丰富自然特征,可以给人们提供舒适的休闲娱乐空间的水域环境。
   
        城市河流的景观建设
   
        城市河流的景观建设要充分考虑城市居民的要求,根据河流的功能区划,分别形成自然景观区、休闲娱乐区、人工景观区等。建设一些与城市整体景观相和谐的河流公园,使城市两岸周边的空间成为最引人入胜的休闲娱乐空间。
   
        景观建设需要有亲水性
   
        为了便于居民欣赏水域景观,在景观建设中还需要有亲水性,即创造人与水接近的条件。如亲水平台、亲水广场等。人类从亲近水到远离水,现在的任务是把人们再吸引到水边来。
   
        河道的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观赏者可能到达的角度和位置。好的景观设计应当使各种景观都精彩。站在桥上沿水流方向所看到的景观称之为“流轴景”。站在此岸看另一岸的景观称为“对岸景”。乘船在河上由近处看到的河岸景观称为 “水上景”。由空中看到的河流景观称为“俯瞰景”。
   
        河流的景观设计
   
        河流的景观设计应当考虑到整体景观的和谐、景观的个性化、景观的透视效果、景观的耐看和居民的接收程度。设计的内容包括:岸线形状、护岸形式、护岸材料的选择、护岸材料的纹理和亮度、河岸休闲娱乐空间的创立、亲水活动空间、近岸水生物的活动空间等。
   
         历史悠久的中国水文化
   
        河流的景观以及河流所发生的各种现象对人的感官产生刺激,人们对这种刺激会产生感受和联想,通过各种文化载体所表现出来的作品和活动都可以称为水文化。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都离不开水,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水文化。历史水文化也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记录了我国的自然、地理、灾害和社会变迁等。我国水文化的形式和内容
   
        诗歌类:在唐宋诗词中,讴歌大江大河、湖泊壮丽景观的作品随手可得。表达水灾之后民众流离失所的悲惨民谣也有很多记录。
        碑刻类:在石碑和岩石上刻记曾经发生过的水现象,如三峡白鹤梁的鱼纹石刻及相应文字记录了历史上发生过的长江枯水位。
   
        我国水文化的形式和内容
        绘画类:山水画一直是我国文化的主流,表达了人们对水域景观的追求和向往,其中以清明河上图最具代表性,它精细地记录了黄河下游曾经有过的繁荣。
        史记传说类:如关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至今家喻户晓。
        信仰类:如随处可见的龙王庙、禹王庙、纪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庙、纪念韩愈治理韩江的韩王庙等。
    我国水文化的形式和内容
        祭祀类:举办各种祭祀活动,祈求降雨、平安。看风水,也是一种反映人水关系的文化现象。
        民俗类:双版纳傣族的泼水节、洞庭湖区的赛龙舟等。
        图书著作类:如《山海经》记录了古人的传说中的山水鸟兽。
   
    倡导水文化
   
        “水是人类文明的一面镜子” 。优秀的水文化可以促进人水关系的协调,落后的水文化使人水关系紧张。在现代的水利建设中也应当倡导水文化,既要注意保存我国历史遗留的优秀水文化,又要创造现代的水文化。
   
    保护传统水文化
        如果在水利建设中缺少水文化意识,就有可能破坏了当地的水文化。由长期历史人类活动所创造的特定水域周边的人文景观,例如能够充分体验江南人水和谐的有代表性的古城镇,也应当通过综合整治,使其重现当年风貌。
   
        创造现代的水文化
   
        在保存历史水文化的同时,还应当将现代技术、文化、观念引进代水利建设中来,创造现代水文化。如在河岸建设高技术手段的水文化展览馆、现代雕塑、大型喷泉、水上娱乐、水幕电影、音乐广场、水上夜景游览、焰火晚会等。
   
        让祖国的江河更美丽
   
        人们来到水域附近,看到的是美丽的风景、嗅到的是清新的空气和植物的芬芳、听到的是水的流动和鸟语虫鸣、能品尝到水的清甜、皮肤接触到水时感觉到的是爽快和舒适。这也可以说是广义的景观建设的目标。
   
    结束语
   
        当前的热点是建设水绿生态网络,形成生物通道,同时满足景观和生态的要求。河流环境形成独特的风格,体现城市的文化底蕴。如北京的京城文化、上海的海派文化、广州的岭南文化、哈尔滨的北国俄风文化等。有了这样的景观环境,人们就会接受到良好的刺激,产生良好的感受和联想,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优秀水文化。首先我们要有美丽的山川,然后才有优秀的水文化。
发表于 2005-9-5 09: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现今,解决水源污染问题已更为重要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水网 ( 京ICP证060073号 )

GMT+8, 2025-2-3 04:57 , Processed in 0.04514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